中国发现长达1.2米4.23亿年前志留纪最大脊椎动物
经过近8年持续不断的野外考察与发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团队在云南曲靖市麒麟区潇湘动物群,发现目前为止志留纪最大的脊椎动物-;一种被命名为钝齿宏颌鱼的硬骨鱼。
现有的证据显示,4.23亿年前的钝齿宏颌鱼体长可达1.2米,在食物链中占据较高的位置,可能是脊椎动物家族中最早的顶级掠食者。这是继梦幻鬼鱼、初始全颌鱼之后,朱敏团队在志留纪潇湘动物群的又一重要发现。
6月12日最新一期出版的《自然-科学报告》报道这一古脊椎动物研究领域重要发现称,虽然目前钝齿宏颌鱼只发现了两块下颌骨和一块上颌骨标本,但对其展开的详细研究却为脊椎动物的早期演化及古环境演化的热点议题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朱敏研究员介绍说,志留纪4.23亿年前的钝齿宏颌鱼下颌长十多厘米,按梦幻鬼鱼和其他完整保存的早期硬骨鱼身体比例计算,其体长应超过1米,最大的个体可能达到1.2米左右,远远超过之前发现的所有志留纪脊椎动物,这就否定了早泥盆世埃姆斯期以前不存在大型脊椎动物的论断。
最近一些古植物学研究也表明,截至志留纪晚期,陆地维管植物已经相当繁荣。这些发现都支持了古灰烬证据所显示的氧气含量变化模型,即古生代氧气含量增高事件发生在约4.2亿年前的志留纪晚期。
在传统观点描绘的图景中,志留纪的水域为无脊椎动物所统治,小型的无颌甲胄鱼和最早的有颌鱼类在捕食性的巨型头足类和海蝎的阴影下生活。潇湘动物群提供的证据显示,最迟在志留纪晚期,当时地处赤道的中国云南已经存在一个欣欣向荣的鱼群。有颌脊椎动物已经分化出许多类群,占据了多个生态位,有些体型已经相当硕大,"鱼类时代"也许可以前推到志留纪。
朱敏表示,潇湘动物群的发现与研究"将继续大大改变我们对整个脊椎动物早期演化历史的认识"。
相关文章
-
埃及发现金字塔建造者墓群建造者并非奴隶
-
柏柏尔龙:目前已知相当古老的恐龙(摩洛哥的山脉中)
-
迷惑龙:本身属于温和食草性动物(后半部分很高)
-
蛇的祖先是什么?曾经长有四脚形似沧龙(拥有100多块肋骨)
-
上古动物的遗迹南美土著马 上新马迁徙到南美洲进化品种
-
蛮龙:罗纪时代的暴君 欧洲范围发现最大的食肉恐龙
-
60岁的慈禧牙齿齐整洁白 牙刷在明代就开始使用了
-
[多图]8000年前地中海东部依然受着海啸威胁
-
宝天曼龙:属于一种巨型恐龙(巨型恐龙中佼佼者)
-
前燕时期的都城在哪里:现今的辽宁朝阳就是前燕的都城
-
八阵图到底能不能用来实战?八阵图历史战绩介绍
-
明武宗迎娶孕妇之谜 这是做接盘侠的节奏呀!
-
布氏盗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巴西地区(分布区域安全)
-
腕龙:最大和最重的恐龙之一(生物学的重大发现)
-
阿房宫未解之谜:阿房宫是谁烧的?
-
[图文]毕加索与女友交欢自画像下周将拍卖
-
血糯米的功效与作用:辅助治疗月经过多(适合女性补血)
-
10个关于秦朝的迷人故事 秦始皇陵兵马俑最令人惊叹
-
古菱齿象是体型最大的大象 一头成年象可达10-14吨
-
毛束象并不是大象 它属于昆虫中的一种(牙齿类似象牙)
-
新疆骇人谜团曝光:麦田圈古巨石堆建筑之谜
-
四大洋哪个洋最恐怖:大西洋(磁场特殊极为危险)
-
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不仅可以保持平衡还可以当降落伞
-
解密已被破解的十大世界未解之谜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以及出处
-
巨猎豹:一种已经灭绝的史前生物(体型巨大)
-
薄翅蜻蜓:有着很不错的飞行能力(单程飞行距离长)
-
秦始皇之死:秦始皇竟是被太监害死的?
-
重庆武隆发现清代古墓 开棺时墓主人面色红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