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清明》诗案及其他
原标题:杜牧《清明》诗案及其他
(一)
童稚时,我喜读“语文趣味大全”“语言文字故事200则”一类的书。从中记住了大量的巧对、妙语、文字游戏。想起仅杜牧《清明》这首诗,就有几种玩法。有的以不同的标点,点断七言绝句成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按话剧体例,还可以改为剧本:
【时间】清明时节
【场景】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均十分妥帖。类似者还有某书家为西太后慈禧题扇漏字,改断救命一事。所改者为唐诗《凉州词》,漏去一“间”字,成为: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竟也很舒服。如此看来,汉字真的如同魔方(葛兆光教授有名著《汉字的魔方》),可以在无穷的变换与相对的规律间寻得这般优游从容的空间。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二)
为什么杜牧写的《清明》尚属一可议之疑案呢?正像《满江红·怒发冲冠》大概率不是岳飞写的,《二十四诗品》更有可能不是司空图写的,百回小说《西游记》也有人认为不是吴承恩写的一样。从前的我听到老师们以上每一条论断,都有三观颠覆,浴火重生之感,然而所有这些出语惊人的结论,背后都有切实的证据链条。关于《清明》的作者之疑,南京大学卞东波老师发表于《文史知识》2006年第4期的《〈清明〉是杜牧所作吗?》 说得很是详尽。大略摘引如下:
缪钺先生在《文史知识》1983年12期上发表《关于杜牧〈清明〉的两个问题》一文,已经怀疑这首《清明》非杜牧所作。
他的理由是:首先,在杜牧的《樊川文集》和《别集》、《外集》里均无《清明》诗。“这首诗湮没了四百余年,北宋时留心搜寻杜牧遗诗的人都未发现,而南宋末谢枋得又从何处觅得此诗而断定它是杜牧之作呢……是很令人怀疑的。”
其次,“唐人作律诗、绝句……文韵字不能与魂韵字通押”,“而《清明》诗以文韵的‘纷’字与魂韵中的‘魂’字通押,杜牧不致于有此疏漏”,因而他认为《清明》为杜牧所作是可疑的。
此文一出,不少人与之商榷,但理由很多都不能成立。
……
缪先生认为此诗最早见于谢枋得所编的通俗读物《千家诗》,其实并不准确。
在此之前的旧题刘克庄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前集卷三“节候门”清明、寒食诗中收有十三首清明、寒食诗,杜牧《清明》列为清明诗首篇。
虽然此书题名为刘克庄所编,但经过学者研究此书是晚宋福建书商盗用刘克庄之名编成的一部诗选,以此牟利(参见李更、陈新《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校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不过我们藉此知道,至迟在晚宋时此诗已经署名杜牧了。
……
再进一步发掘资料,发现《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也并非最早载录《清明》一诗的。据笔者检索资料,发现最早收录此诗是南宋类书《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二十六“村”类,题作《杏花村》,而未署作者之名,注云“出《唐诗》”。
……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书影
做诗文考据,很多时候像侦探破疑案一样。看了《清明》诗的身世之谜,就给人一种波诡云谲、云山雾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感。
古人所言,不能尽信,这是做考据的第一要务,就像审核犯罪嫌疑人和证人的证词口供一样。圣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不秉持着实事求是精神去积极“疑古”而打破盲目崇拜的迷信,事实真相将永远静埋于尘土之中。如前所述,这部《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是宋末福建书商伪托刘克庄编纂,但却比《锦绣万花谷》影响更大得多。从元代开始,很多人读唐诗就由此书入手。
产生伪托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确实曾经编选唐诗《唐五七言绝句》等选本。书商们看到后村选诗的名头非常走红,相当于今天的大IP,纷纷开始拼凑各种“后村诗选”。另一方面读者对唐诗的阅读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刘克庄的权威加持之下(他自己无法为此负责),《清明》被牢牢安在杜牧名下。
(三)
那么,有没有反面证据,支持《清明》为杜牧所作呢?反对缪钺先生观点的人也有其理据。在卞东波文末指出,北宋诗人宋祁《锦缠道》词中写道“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等句,成为另一个争议焦点。《锦缠道》入选《宋词三百首》,传诵甚广。全词如下:
《锦缠道·春游》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可以看出,这些词句无疑与《清明》是关合的,而宋祁是北宋的著名文人,生活时间远早于南宋类书《锦绣万花谷》的成书。所以,卞文提出:
……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宋祁受杜牧诗影响而成,另一种是宋祁词乃原创,而南宋诗人受此影响而作《清明》诗。而第一种可能性目前在文献上还没有找到依据。
宋代词界流行檃栝风气,许多词都是檃栝前人的诗文而成,虽然语带游戏,却也极为精妙。近年来学界关于词曲檃栝的论文也不少。《锦缠道》末数句,确似对《清明》的檃栝。即,宋祁受杜牧诗的影响而成。而若如卞文所云第二种情况,则还存在着“反向檃栝”,由词提炼为诗。这似乎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且缺乏证据支持。
实际上,此《锦缠道》是否为宋祁所作,尚可存疑。据纪永贵《重审杜牧〈清明〉诗案》(《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4月刊)介绍,署名宋祁的《锦缠道》最早见于《类编草堂诗余》,该书初刻于明嘉靖年间。而存世的明洪武本《草堂诗余》收录此词不题撰人(参见杨万里《论〈草堂诗余〉成书的原因》一文)。南宋的其他词选、词集均未收这首《锦缠道》。也就是说,这首词可能是无名氏之作,其诞生时间更可能晚于《清明》的出现时间。
而且,词调《锦缠道》原本就是在北宋后期才出现的一个词牌,目前流传的全部北宋词作之中,除这首挂名宋祁之作外,竟没有第二首《锦缠道》(但有《锦缠绊》《锦缠头》),反而南戏之中有曲牌《锦缠道》。当然了,这也是无法盖棺论定,定位一个确切时间的。但是,由此,以北宋初创作的《锦缠道》支持《清明》为唐诗,也就变成了不坚实的证据链。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杏花春馆
清乾隆九年绢本彩绘
(四)
由《千家诗》追及《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又由后者追及《锦绣万花谷》;从唐诗《清明》追及宋词《锦缠道》以及词牌《锦缠道》,靠的是大海捞针的信息收集和梳理辨析。而一般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清明》的作者为谁,可能将是个永久的谜题。以内文观之,《清明》很像杜牧的风格,这不能否认。但同时也近似宋诗体格。文学风格一事,原本就是各人各眼,各有不一样的哈姆雷特。
从文学接受史的角度,还可以再提一个问题。如果《清明》的作者一直就是无名氏,而不是著名的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诗还会有现在的名气和几个世纪以来的引用率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佳酿的馨香之味,并不因署名之疑而削弱。雅俗共赏的词句,恬静亲切的田园,悲欣交集略带沉重的氛围,是这首千古清明第一诗的巨大魅力所在。这是永恒的,属于怀悼,属于风雅,属于中国记忆的春日清明。
推荐书目
杜牧诗文选评(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吴在庆 撰
2018年6月出版 定价 35元
樊川文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唐】杜牧 撰 陈允吉 校点
定价 48元 (平) 68元(精)
樊川诗集注(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唐】杜牧 撰 【清】冯集梧 注
定价 36元(平) 78元(精)
杜牧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
朱碧莲 选注
2016年7月出版 定价 38元
上海古籍出版社
相关文章
-
取经队伍中,猪八戒和沙僧顶替了谁的位置?是谁将他们安排在其中
-
《山海经》证实孙悟空是真实存在,并且真被压在山下500年
-
天地竟是因为盘古练功形成的?盘古如何开天地?
-
史上最悲催的龙王 东海龙王敖广
-
传承好床品丨奥林双宝,一生一世一双人,相思相望倍相亲
-
唐僧娶了女首富,孙悟空娶了玉兔精,但猪八戒才是最厉害的
-
西游文化嘉年华和“创意连云港”文化创意创业大赛全面启动
-
吕培铭|《西游记》:浪漫写实,极幻极真(今晚7:30直播)
-
关于普贤菩萨的身世之谜 普贤的身世说法
-
西游记中这个妖怪,被如来三界通缉,躲在一小国,谁都找不到。
-
科技素描|我在马蜂窝当“局长”:最快两天内完成近万字游记,后疫情时代更看重内容干货
-
2018上海当代艺术市场:繁荣的业态与冷静的收藏
-
在取经路上遇到妖怪并未让唐僧恐惧,最无奈的是到灵山后的遭遇
-
如来杀的是真孙悟空 如来杀死孙悟空的论据有哪些
-
刘永光-2019近作
-
琨说丨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选择!不信你问猪八戒~
-
【适量饮酒快乐生活】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诗文中的酒
-
猪八戒是黑猪还是白猪:原是凶恶的黑猪形象(白猪为误传)
-
86版西游记拍摄的艰辛:用鱼缸拍水下的龙宫,孙悟空脚下踩着滑板
-
小学语文四年级暑假作业一周习题200712
-
猪八戒的武器是怎么来的 太上老君亲自炼造(连柄五千零四十八斤)
-
如来佛祖十大弟子——目犍连
-
红孩儿为什么叫圣婴大王?道德经中有答案(圣婴大王的来历)
-
《西游记》阅读感悟|经卷的残缺寓意天地不全
-
西游解码|此妖王排行仅次牛魔王,曾和孙悟空结义?结果惨遭击杀!
-
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是一个人吗:不是同一人
-
美杜莎故事:美杜莎与与珀尔修斯的传说
-
国家地理:震旦风水与大乘气象
-
历史神话故事:活佛济公深受泛博群众大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