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德国武器堆积如山,盟军采取两项措施,其中一项害苦非洲
原标题:二战结束德国武器堆积如山,盟军采取两项措施,其中一项害苦非洲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第二次大战期间,美苏盟军对德国各大城市进行狂轰滥炸,对德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以致于德国民众在战争之后面对满目疮痍的城市时,悲观地说道:“德国要清理柏林全城的战争垃圾,就要用三十年。”不过幸运的是,美国为遏制快速发展的苏联,提出著名的“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各国发展经济,其中也包括西德。
▲希特勒及主要将领剧照
在英法等盟国恢复元气之后,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罪魁祸首的德国也开始迎来经济复苏。德国各类人才齐全,国民性格严谨踏实,在很短时间内就把经济大幅度提升起来。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西德甚至成为欧洲排列前列的经济强国。说起来,同盟国对于战后德国经济的恢复,可谓仁尽义至,然而盟国在战后对德国武器的处置手段,却饱受世人诟病,这又是为什么呢?
▲西德首都波恩
原来,英美等国虽然帮助德国恢复经济,但却不是不求回报的。众所周知,德国是传统的军事强国,从建立德意志帝国以来,德国军队就具备非常强大的战斗力,优秀的军官、先进的武器,令欧洲各国无人敢惹。为发动世界大战,德国建立起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也制造出大量先进武器。在战争前期,德国一度控制战场主动权,局势向一边倒发展。若不是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硬生生将德国的战争力量耗尽,世界大战谁胜谁负恐怕都是两说。
▲二战美军剧照
德国战败之后,美英等国对其疯狂进行掠夺,将德国境内各大工厂的设备全部拆除运往本土,尤其是军工设备。由于德国精良的武器让三国记忆深刻,为防止德国再次掀起战争,军工厂几乎都被搬空。面对德国军械仓库中堆积如山的德式装备,盟军各国伤透了脑筋。这些武器制作精良、结构复杂,难以轻易拆卸。为降低处理这些武器的成本,盟军一般采取两种办法。其一,盟军战俘营有很多德军俘虏,他们经过德国严谨的军事教育,对各类武器的使用和构造都了如指掌,因此盟军将武器分发给德军战俘,命令他们将其拆卸,然后当作废料熔掉。
▲二战德军MG-42机枪
这种做法不仅仅被当作盟军对德国战俘的劳动刑罚,同时也是一种羞辱,因为武器就像是战友,德军亲自拆卸自己的“战友”,心里的滋味自然不好过。不过由于这批武器数量十分庞大,而大量德军战俘又被苏联拉回国当苦力,实在是难以处理,盟军就想出第二个办法——将武器贩卖或赠送给其他地区的国家。对于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来讲,能够将这些缴获的德械或贩卖或赠送给非洲、中东、东南亚等落后地区,自然再好不过。非洲由于国家众多且争斗不断,军火市场需求旺盛,德械装备的销量十分可观。时至今日,在非洲地区的一些武装暴乱中,交战双方使用的装备里还有不少德式武器。
▲手握枪支的非洲男子
毫不夸张地说,这批德械在非洲乱局上“火上浇油”,作为罪魁祸首的英美等国实在难辞其咎。也许有读者会疑惑,为什么美苏各国不将这些武器据为己有呢?这实际还是他们内部充满矛盾,美国工业发达,对于德国装备可以拿来做研究,却不需要装备军队使用。苏联倒是希望得到大量德械装备,可是美国不愿意苏联军事实力壮大,自然拼命阻止。种种矛盾之下,心怀鬼胎的盟国只能相互妥协,共同处理这些武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战后世界其他地区的动荡不安。
参考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全球通史》
相关文章
-
田汉的故事,走进“国歌唱响地”黄浦剧场
-
苏联俘虏日军后,将其送去世界上最恐怖的地方,很多人有去无回
-
[图文]国军重庆战场主帅宋希濂是怎样被俘虏的
-
抗日联军:东北人民自卫军独自奋战14年
-
为什么日本天皇能延续千年?
-
二战中被日军俘虏的美国女兵什么遭遇?听到这两字直接被吓晕
-
南印度历史上,泰米尔人强大的三大王朝
-
1934年的“营口坠龙事件”,那只巨大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
昵称穆拉的女子如何成了高尔基的秘书?
-
红色家风故事①丨革命先烈李大钊的红色家风故事
-
除了粮票和肉票,大家还知道有哪些票证?
-
走进千年古盐井——自贡井盐
-
为什么现在阅兵式上不允许带实弹了? 因为1981年的教训太深刻了
-
古人如何将棺材挂到悬崖峭壁上?专家研究多年,却被老农道破玄机
-
[图文]英国人呼吁为二战中立功棕熊立碑纪念
-
晚年李作鹏94岁的生日,林豆豆送了一份特殊礼物,让李老泪纵横
-
55年前中印战争,印度这样解释战败原因,中国把它打清醒了
-
一位华籍美国人,一生都使用中国名字,向世界挥舞中国国旗六十年
-
盗墓贼留下现代瓷器,专家挖出后当宝贝,鉴定结果气炸专家
-
70年前,129名战士为保卫祖国活活冻死,身体还保持着战斗姿势
-
二战时德国1个师是多少人,50个师是什么概念?
-
鼎盛时期的苏联陆军航空兵足以抗衡美国陆军航空兵的强大力量
-
很多人都知道拿破仑说“中国是头雄狮”,但是下一句却很少人知晓
-
学会对朋友说“不”,才能赢得朋友的理解和体谅
-
她是貌美毒舌“第一夫人”,为人骄纵跋扈,总统因她而死
-
工业革命为何率先发生在英国,而没有发生在世界其他国家?
-
1979年西安老照片:明代城墙下的新生活门市部透着时代气息
-
重刷《叛逆者》发现,从林楠笙这一耳光,就看得出敌人必败
-
事实上是德国人在组织中国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