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奇闻趣事 > \

大王具足虫能吃吗 大王具足虫为什么绝食

法国动物学家米奈爱德华(Alphonse Milne-Edwards)是描绘此物种的第一人。他于1879年在墨西哥湾捕获一只大王具足虫的雄性幼崽。这个惊人的消息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和社会大众,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普遍都认可威利汤姆森等人的「深海无生命论」的观点。1891年,首次捕获大王具足虫的雌性幼崽。

因为大王具足虫难以被捕获且其没有很大的市场销路,因此商业捕鱼业对它没有很大兴趣。然而在台湾北部和其它的一些海滨却时常可以在临海餐馆中看到大王具足虫的身影。它们通常是熟过后被对半横向切成薄片以供食客,这样的方式会比较容易将其肉剔出。大王具足虫的肉质比较类似螃蟹和龙虾等动物。

此外,在美洲的水族馆里也可以看到一些被诱捕出海的大王具足虫标本。1990年,东澳大利亚海洋食腐动物探索计划(Scavengers of East Australian Seas expedition / SEAS)开始研究澳大利亚东海岸的甲壳纲动物。他们发现,海底越深,动物越少但物种越大。在澳大利亚的深海水域发现大王具足虫可以与在墨西哥或印度的发现相比拟。

大王具足虫这样的巨大体型在深海动物中都是很难得的,其它的一些等脚类动物都只有1-5厘米。其实人们对此类体型的动物都应该会比较熟悉,如大王具足虫的陆地表亲-;-;潮虫(woodlice,又称鼠妇)是在生活中时常可以见到的。两者的身体都是腹-;背压扁的,且都有坚硬的鳞片状钙质外骨。这样鳞片在上与头部、在下与尾部都是合为一体的,犹如一个带尾短腹的盾牌。大王具足虫有着由近4000个平面小眼组合成的复眼。无柄的复眼在头部相互保持远距。此外,大王具足虫还有两对触须(Antenna)。

大王具足虫有七对关节肢(Arthropod leg),第一对关节肢已经进化成颚足,这样可以把食物送到四套颚处。腹部还有五块被称作pleonites的鳞片,每块鳞片都有一对双枝腹足,其作用是为了能够在水中行动。带有呼吸构造的扁平「支」(rami)起着腮的作用。大王具足虫一般都是淡紫颜色的。

大王具足虫是深海环境中重要的食腐动物。自170米深、昏暗的次沿海区域,至2140米深、幽黑的深海区域都可以看到大王具足虫的踪影,而这些深海区域有着极大的压强,且温度可以低至四摄氏度。80%的大王具足虫都生活在365-730米的深度。一般在滋泥或粘土层中独自生活。

大王具足虫食源广泛,他们大多是肉食性的,主要是食用死去的海洋生物的尸体,如鲸鱼、鱿鱼和其它一些鱼类。此外,他们也会主动猎食一些行动缓慢的海洋生物,如海参、海绵、线虫、放射虫等海底动植物。当然大王具足虫有时也会捕食鱼类,比如攻击捕鱼网等。当大洋深处食物匮乏的时候,大王具足虫只有靠天活命,它们可以忍受长期的饥饿。当一次性遇上大量食物时,大王具足虫可以把自己填饱到最后只能勉强行动的地步。

2014年2月14日,日本三重县鸟羽水族馆饲养的大王具足虫"1号"在一次公开喂食活动中,被馆方宣告死亡,此时它已绝食5年零43天,创下动物绝食时间最长的世界记录。该"1号"来自墨西哥湾,2007年9月入住三重县水族馆,是一只体长约29厘米、体重约1公斤的雄性具足虫。从2009年1月吃了一条鱼之后,就未再进食。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