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数码科技 > \

阿里入股美年健康,意在健康,实则补流量短板

原标题:阿里入股美年健康,意在健康,实则补流量短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ihahe,螳螂财经(ID:TanglangFin)

阿里的盘子依然还在极速扩张。

前几天,美年健康发布公告称美年健康股东合计向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和云锋基金转让美年健康股份604,884,840股,约占美年健康总股本的16.16%。其中,阿里巴巴及其关联方将受让约10.82%美年健康股份,交易完成后将成为美年健康的第二大股东。

此前,阿里还参与了爱康国宾的私有化,这次将美年健康纳入囊中之后,国内两家最大的民营体检机构势同水火的竞争关系将平息,而阿里要构建的“双H(Health&Happiness)战略”在医疗端补齐短板,有了新入口。

阿里系在探索健康产业上,一直在寻找突破口。去年10月16日,支付宝上线了“相互保”试水,其一个月一分钱保大病的宣传一个星期就俘获了1000万用户。目前,参与“相互保”项目的用户达到8000万左右,阿里在健康领域的探索很积极也很激进。

马云也早提出过“双H战略”,并表示最有可能诞生下一个BAT量级企业的领域就是医疗健康。但一年内拿下两大体检巨头,显然其对数据入口的热情远高过医疗本身。

1、布局健康还是布局流量

要健康还是要流量,阿里也早有答案。流量是要务,健康也是基础。

布局线下健康产业,一方面是长远的策略需要,另一方面则是短期的流量需求。目前,线上流量池基本稳固,BAT三家无法逾越雷池。同时互联网流量见顶,红利不再,继续强推线上成本反而高企,还不如线下布局来得现实。这次布局美年健康,估计就是此意。

美年健康拥有数据也有流量,作为民营体检医疗机构,自称拥有目前中国最大的个人健康大数据台。

注意“大数据平台”几个字,这可能就是吸引阿里注意力的核心资源。阿里投资向来讲究互补协同,以阿里收购它的态度来看,这个大数据平台含金量可观。

具体表现在体检人数上,截止2018年底美年健康的年体检人数超2778万,是国内最大的体检机构。在医疗实体方面,截至2018年底,美年健康已在全国布局633家专业体检中心(含在建),据悉,美年健康的体检中心在2019年将达到700家,体检服务人次3600万。

同时,这个行业还在快速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预计至2019年年全国健康体检数量会超过6亿人次,到2021年达到8.4亿人次。届时这个规模几乎与互联网用户一致,也即如果全面渗透到医疗健康领域,阿里的用户触达率不会比腾讯低。而且这个群体的不少人是互联网没有积极触达的,属于互联网上的暗流量。阿里对此如此积极并非没有道理。

有趣的是,美年上市之后,采用了与互联网的类似思维,用了激进的规模扩张策略——大力收购换增长,期间产生一些问题,导致资本届和行业内都对其表示怀疑,其半年内市值跌去160亿,发展势头有点不稳,对于阿里的大力投入,有人认为不值。阿里此时入局美年健康也值得玩味。

这在阿里的收购历史中也曾出现过。阿里选择在微博颓势的时候入局,并在三年内提供了微博接近30%的收入,给淘宝引了流也救了微博。表面上看起来是阿里花钱买了流量,貌似吃亏,实则稳住了流量源——完美双赢。此外,阿里整合线上线下的经验,也让阿里对美年的收购胸有成竹。

就在阿里积极布局线下的时候,其线上也早有呼应,阿里拥有健康入口——天猫医药馆。与纯医疗机构相比,其段位还不足,顶多算大药房。但年度活跃用户已达1.3亿,GMV也有595亿元,流量池价值超过GMV价值。

早有人说阿里的投资是取互补,相互之间业务有补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从这次的布局来看,所言非虚。

2、流量是阿里的痛

如果说天猫药馆是通过药反向触达用户的话,钉钉则是通过医生和医疗机构来找到用户。

在to B端,钉钉吹响了进军医疗领域的号角。早在2016年钉钉就与广州越秀区政府合作社区医疗,开始了其在医疗领域的探索和开拓,但成效一般。这可能也是阿里积极布局线下医疗实体的一个驱动力。阿里切入医疗实体,对钉钉同样利好。

在阿里今年6月18日的新一轮组织结构调整中,钉钉被并入阿里云。用意很明显,阿里将钉钉的数据透过中台可以与其他To B业务共享,同时也表明阿里再度充分利用钉钉运营价值的决心。

自从阿里云服务崛起,不仅服务了自己的业务,还给很多企业提供公有云服务,积累了大量的场景。目前,是利用算力来优化自己业务的时候了。

截止2018年,钉钉进入了3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触达30万医生。在国内二级以上11565家公立医院中,覆盖率已经接近26%。预期2019年,钉钉有望达到100万医生在线的规模。

如果把美年健康和爱康国宾当作C端入口,把钉钉切入医疗当作B端入口,阿里构筑了在健康领域的医疗服务闭环。也即联系了医生、医院还有前端的体检,加上天猫医药馆,线上线下的医疗通道已经打通。而且钉钉的野心还不止于此,阿里声称,要把钉钉打造成为医院的数字底座,这个目标也推动阿里积极寻找落地实体。

实际上这也代表某种程度的无奈。腾讯系将流量池紧紧把握之后,逼得阿里不得不从实体另想办法。阿里曾经在社交领域突围,从来往到如我,阿里对社交平台的造流量能力一直孜孜以求。最后钉钉在To B端市场突围,算是实现了阿里的一个心愿。联系到钉钉在医疗领域的积极开拓,和阿里在健康方向上的大投入,钉钉作为一个新的介质,潜力大有可挖。

螳螂财经(TanglangFin)看到,阿里在线上流量的弱势,反而锻炼了阿里在线下流量汇聚的丰富经验。

阿里的流量拓展模式,让阿里的投资范围非常广,根基很深。包含菜鸟网络,申通物流,以至于口碑饿了么,再加上茶颜悦色甚至网易考拉。它们的服务可以依赖阿里,但又不完全一样,它们与阿里的交叉很多,不交叉的部分也有。如果从流量的角度,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阿里通过C端、B端的碎片化场景获得更稳固的流量池。说白了就是花钱买流量,当然其他的好处也有,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列罢了。

3、双H战略背后是碎片化服务能力

在行业内,对BAT三家早有定论,百度长于技术;阿里长于运营;腾讯长于产品。

而阿里对云的嗅觉来自于马云对未来业务的判断。早在2010的3月28日,BAT三大掌门人“华山论云”,最后以马云力推,BT意阻为结局(后续它们都跟上了)。

其中主要是与阿里的服务模型有关。比如淘宝、天猫等,直接涉及最终用户,使用场景变化多端,包含业务流程、响应速度都要积极优化。而且其突然并发的特点,必须要有强大的冗余和弹性机制,在这个过程中阿里还发展了新的业务。

比如通过去IOE,发展了自己的数据库OceanBase和操作系统飞天。其中OceanBase在可扩展性上表现亮眼,一举登顶TPC-C测试榜首(也与9年前的硬件能力较低有关),沉寂9年的数据被刷新。据说这个测试很费时间也很费钱,代表IOE中“O”的甲骨文估计没有动力更新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碰到新的业务模型之后,阿里就会在底层进行技术围剿,并作为技术储备用于服务。

目前阿里拥有飞天云操作系统、飞天大数据平台、阿里巴巴双中台和智联网AIoT,构成服务矩阵,捕捉业务的能力增强。根据Canalys报告,2019年第一季度,阿里云在中国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至47.3%。在全球位居亚马逊AWS和微软的Azure之后。

实际上这是阿里业务累积之后的算力输出,在某种程度上是互联网切入行业、带动行业的标志。腾讯一直在说产业互联网,但基于服务,深切场景,进入行业、提高效率才是产业互联网的真正含义。

可以预计,进入医疗行业后,阿里应该还会有更近一步的动作。实际上,马云留下的“双H战略”在Health走得比Happiness慢,而包含大文娱的Happiness构建,阿里的力度不比健康医疗领域少。早在2015年,阿里以45亿美元买入优酷;2018年初,阿里投入78亿收购万达电影的12.77%股份,在今年9月份又领投了网易云音乐的7亿美元。

但体量上,文娱远比不过医疗健康。只不过文娱更适合中心化的服务,而医疗服务碎片化得厉害,不要说人群差异、地域差异,就是病理差异也让人抓狂。但总体规模和盈利能力是文娱不能比的。

而且最近文娱进入低潮期。有句话这么说的,“阿里换帅、万达甩卖、华谊卖画,只有迪士尼一家做的不错!”是戏谑也是写照,阿里文娱还没走出亏损的泥潭。

目前,国内互联网企业走过20年,过去以基建为目的的大发展作为互联网的上半场过去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运营方成为下半场的主题,发展新业务的重心转变到运营互联网上来。

比如腾讯用微信小程序应对服务碎片化,导致一众厂商追随,但它们都忽略了一个现实:腾讯现在是要用小程序消耗它用不完的流量,从而转向运营为主。类似实体经济的固定资产资本化运作(可能比喻不准)。

同样,阿里也避开腾讯的锋芒,选择针对未来的AI,这个层面又与腾讯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了巩固其AIoT的服务能力,阿里甚至开发了IoT的操作系统,同时开发IoT芯片和AI芯片,这也符合阿里一贯的体系思维。

经过如此复杂的布局之后,阿里更像一个具有全面布局的科技公司,而不仅仅是网络公司了。相比BT,阿里的技术下沉可以到芯片设计,上行可以到AI云端服务,中间有数据库、操作系统做保证,似乎随时给新的服务机会提供技术支持。

这种定位或许与马云定下的做102年的公司目标有关。所以在面对转折和机会的时候,阿里走得更现实也更接地气。

阿里通过电商提高了社会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螳螂财经看到,阿里切入医疗,补足其“双H战略”,又在社会服务环节添了料。但其依然被流量卡了脖子,目前的流量还无法满足其全面切入生活场景的需要,面对新的机会,或许阿里会改变视角,从海量的AIoT链接获取流量。这至少是阿里收购美年健康的近期目标吧。

【钛媒体作者介绍:螳螂财经(微信ID:TanglangFin):泛财经新媒体,《财富生活》等多家杂志特约撰稿人。重点关注:新金融、新零售、上市公司等财经金融等领域。】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