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奇闻趣事 > \

被垃圾“围困”的火灾幸存者,不是媒体消费的对象

原标题:被垃圾“围困”的火灾幸存者,不是媒体消费的对象

一个合格的新闻从业者,要把报道对象当做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决不能将对方的痛苦物化成仿佛与自己无关的“西洋景”。

8月2日,某视频媒体报道了上海一名25岁男子常年宅居家中,导致垃圾大量堆积的社会新闻。由于这则新闻里充满了令人感到闻所未闻的猎奇细节,短短半天之间,便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海量的讨论与关注。一时间,“家中清出一卡车垃圾粪便”成了微博上的热搜话题,而这家视频媒体,也借此轻松赢得了巨大的流量。

然而,很快就有网友发现,这起事件猎奇表象的另一面,是一个令人无比心酸的故事。原来,这则新闻的主角小沈,并非什么普通的“宅男”,而是13年前一场恶性纵火案件的唯一幸存者。当年,作为受害者的小沈只有12岁大,而动手纵火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生父亲。当时,小沈的父亲在家中先后刺倒了小沈的母亲和外婆,然后引燃大火,夺去了包括自己在内三人的性命,年幼的小沈虽然有幸捡回一命,但也遭受了波及全身50%的严重烧伤。自此之后,小沈一直未能走出悲剧的阴影,因此才活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从这个角度上看,这则新闻绝不是用来供人猎奇的奇闻轶事,而是一场令人不忍卒视的人间惨剧。

在著名记者范长江的定义里,所谓新闻,指的是人们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事情。以这个标准审视,小沈的不幸经历与人生轨迹,确实是一则值得报道的新闻。一方面,公众确实应该知道,那场可怕的火灾到底对当时年幼的幸存者造成了多么可怕的影响;另一方面,面对其今日生活的不堪之处,人们也确实有了解其心路历程、帮助其走出困境的善良愿望。

然而,这则新闻本身固然有报道价值,采访此事的媒体选择的报道角度却未必全都合适。这起事件的底色,归根结底是十分沉重的,因此,如果媒体将报道的重点放在清洁人员从他的家中清出了多少垃圾、多少粪便上,显然是将这起悲剧当成了“观赏”和消费的对象,而缺了对新闻当事人的真诚关怀。一个合格的新闻从业者,在面对他人的悲剧时,心中应当怀着一份同理心,把报道对象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决不能将对方的痛苦物化成仿佛与自己和阅听人毫无关系的“西洋景”。

具体到这起事件上,真正需要媒体关注,也值得媒体关注的,是小沈在火灾之后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他的心理创伤在成年之前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成年之后,又是哪些因素阻碍了他适应和融入社会。同为新闻工作者,我完全理解:对媒体而言,挖掘这些问题的答案,远比将环卫工清运垃圾的猎奇场面拍摄下来,剪辑加工后传到网上的难度高得多。但是,再多的困难,也不该成为新闻工作者逃避社会责任、消费弱势群体的借口。

如果记者在短时间内确实难以查清内情,可以选择不抢时效,用时间和精力打磨出一篇经得起考验的深度报道。就算深度报道确实做不出来,时效也必须要抢,媒体在报道时也可以少强调那些猎奇的元素,给当事人多留一些体面。无论如何,让全体网民“超微距围观”一个火灾幸存者生活中最难堪的细节,都是不合适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理由,尽管这则新闻为发布媒体赢得了可观的流量,但同时也让这家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显著失分。放眼望去,许多网友都表达了自己对媒体关注角度的不满,甚至有网友对整个媒体行业开起了“地图炮”。对此,媒体工作者当然会感到委屈,想要辩解。然而,在辩解之前,我们媒体工作者或许更应该先作一些反思:想想自己从事新闻行业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切莫为了一点流量偏离了理想的方向。

撰文/杨鑫宇

微信编辑/苍南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