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长踩着队长的肩膀作战,军长牺牲,队长成为开国上将
原标题:军长踩着队长的肩膀作战,军长牺牲,队长成为开国上将
在1955年授衔时,很多开国将帅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想想那些牺牲的烈士们,我已经够幸运的了,授不授衔,授什么衔,都行。
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位何坤,当年他当军长时,开国上将张爱萍还只是他手下的一个小队长。
(图:何坤雕像)
在上世纪30年代初,我们都知道江西瑞金有中央苏区,其实还有很多地区也存在着红军队伍,孤立作战,面临着更加艰苦卓绝的斗争,比如在江苏如皋地区就曾经存在过一支红军——红十四军,创始人就是何坤。
何坤1898年生于湖南永兴,考入过黄埔军校,参加过广州起义,兵败被俘后,还凭借少年时练的武功,率领大家成功越狱,经历非常传奇。
1930年,何坤领导一批工农赤卫队,组建了红十四军,成为江苏地区唯一被列入红军正式序列的地方部队。
红十四军虽然名称是军,但实际上只有1500多人,仅是一个团的规模,其实这在当时很普遍,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革命种子,别看规模小,随时可能迅速扩张,同时也扩大声势。
当时,江苏、浙江都是国民党势力最强大的地区,地方反动地主武装也非常猖獗,所以红十四军面临的困难是非常大的。但红十四军毫不畏惧,经常向敌人发起进攻,屡战屡胜。
在江苏如皋有个老虎庄,是敌人的一个战略据点,建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和炮楼碉堡。红十四军决定拔掉这个据点,鼓舞江苏地区的革命声势。
但是,这个据点的防御实在太严密了,火力非常猛烈,红十四军一连发起几次进攻,伤亡都很大。
何坤抬头一看,只见敌人炮楼顶端并排放着一排机枪,居高临下,个个都喷吐着火舌,红军被它们杀伤众多。何坤知道,必须要找到一个射击点,压制住敌人的火力,掩护战友冲锋。
他环顾四周,看到山坡上有一个草垛子,就端着机枪冲了上去,想据此向敌人射击。可是,等跑到草垛子下面才发现,这个草垛子太高了,又没有东西垫脚,根本够不到上面。
何坤正着急时,一个红军战士跑了过来,何坤一看,是二队队长张爱萍。
原来,张爱萍见军长亲自上阵,不放心,就追了上来,想保护何坤,不让他冒险。
面对张爱萍的劝阻,何坤咬着牙说:“我不能看着这么多年轻战士牺牲还袖手旁观,必须要除掉这个炮楼!”
张爱萍见军长这么坚决,也二话不说,就伏下身,让何坤踩着他的肩膀,上去射击。
就这样,何坤踩上张爱萍的肩头,终于可以瞄准敌人进行射击了。
何坤的射击,迅速压制住了敌人的火力,战士们趁此机会,又向敌人发起了新的冲锋。
但是,很快,张爱萍就听不见头顶那激烈的射击声了,喊了几声,也不见回应,张爱萍心里发冷,连忙把军长扶下来,却发现,何坤军长的头已经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壮烈牺牲了!
其实,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牺牲的远远不止何坤一人,实际上,红十四军经此一战,只有张爱萍等三个人幸存,其余的人全都牺牲了!
直到晚年时,张爱萍每次回忆起这次战斗,都会眼含热泪,说这是他经历过的最惨烈的一战,永远忘不了何坤军长和全军的弟兄们。
试想,如果何坤军长没有牺牲的话,必定会在以后的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到了1955年授衔时,至少开国上将是跑不了的。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历史各个朝代疆域图,带你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变迁!
-
史上最悲催帝王 被假太监戴绿帽还惨遭谋杀
-
马皇后爱朱元璋吗 在朱元璋心中有独特地位(两人恩爱)
-
以色列被亚述所灭的原因 以色列为什么会被灭掉
-
揭秘:黄克诚大将1977年是如何复出的?
-
女真人:“啥?修长城?俺们也会啊!”
-
铭记一二·九,共筑中国梦!七中实验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86周年暨表彰大会
-
上官婉儿怎么死的真相:被李隆基杀死(武则天的女史)
-
这位将军,平时讲话口吃,上了战场发布命令却一清二楚!
-
古诗词共赏 《观棋》
-
解放军王牌军军长指挥对越反击战,感叹这仗打得像是在剿匪
-
“清水衙门”一待几十年他说“工作本身就是回报”
-
水浒传中最神秘的美女李师师,最后离奇失踪,背后到底有何玄机?
-
酒池肉林源于哪位帝王:夏朝的夏桀(商纣王也曾酒池肉林)
-
皇帝想立孙子为太子,便问道:长大后想干啥?孙子:杀了你
-
柴荣家庭出身如何 柴荣作为异姓宗族如何登上皇位
-
“二十一条”背后的博弈 导致延长旅大租期
-
揭秘:秦始皇的皇位是靠谁保住的?
-
皇太极究竟是怎么死的?官方和民间说法不一,也许这才是唯一正解
-
孙向中:维新变法中康有为的创教努力及其影响
-
氢弹吊装的时候,吊装车间忽然停电,钱学森镇定指挥才排除了险情
-
恐怖杀人狂魔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十大变态杀手
-
男子也爱美:古人是如何成为时尚达人?
-
雍正问满朝文武有没有贪污,他的回答让人捏了一把汗
-
平儿为什么不怕王熙凤 王熙凤与平儿的关系如何
-
六宫后妃到底有多少人 六宫后妃是怎样管理的
-
《西游记》中被弱化的四天王,其实是佛教的护法天王
-
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 具体原因是什么(爱情不纯)
-
此女子嫁给了父子3人,还都生了孩子,不过后人对她很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