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下)
原标题: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下)
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下)
陆再奇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95期
文 缘
宣城与南京文化上同源,考古学文化上既同属长江下游吴文化圈;东汉时,丹阳郡太守李忠在郡治宣城办开学校,传授中原文化,南京土著居民始受中原文化;六朝时,宣城作为都城建康(南京)京畿之地,南京的人文文化对宣城产生了深刻影响,植下了宣城“诗歌文化”传统;唐宋时期,李白、杜牧、张孝祥、苏轼等诗人,游历宣城、南京,在两地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元明清至今,宣城与南京两地文人频繁互动,进一步促进了两地间的文化交流
考古发现,距今6000年到5000年左右的北阴阳营文化,主要分布在今江苏省宁镇地区和安徽省东南部,因遗址位于南京市云南路北阴阳营8号得名,此处是南京市发现的最早的文明,故称南京文明的发源地。商周时期分布在宁镇丘陵和皖东南的湖熟文化,是融合了中原周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南方特色的一支青铜文化。有学者推测,皖南宁镇地区“湖熟文化”的创造者或即南淮夷的一支,他们就是吴文化的土著民。金文记载,周王朝征伐淮夷、南淮夷,“略金”、“俘吉金”,其目的可能正是为了打通“金道锡行”,控制南方的贵金属资源。春秋战国时期,宣城与南京融入了吴越大文化圈。《吕氏春秋•知化篇》所谓“吴之与越也,接土为邻境,壤交道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于我亦然。”吴、越之民又错杂相居,互相迁移。公元前2100—1600年间,相当于夏朝,宣城与南京同属点将台文化。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武帝刘彻在宣城设丹阳郡,宣城是包括今南京在内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政府驻地(相当今省会城市),直接说明了宣城为其时的江南或曰江南西部的政治中心(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阿详)。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中水侯李忠来郡治宣城任丹阳郡太守,创办学校,同样为南京地区有记载的办学之始(《南京市志简志》)。《重修江宁府学碑记》载:“金陵古荒服地,东汉建武中,中水侯李忠为丹阳太守,始起学校,习礼容,革其旧俗。”
三国孙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南京,南京不仅是全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中心,史称“六朝古都”。宣城为京畿之地,受其影响深刻。南朝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冬,范晔被宋文帝贬出京城(南京),出任宣城太守,在郡六年,撰成《后汉书》,堪称宣城大地上诞生的第一篇传世名著。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谢脁由南京出任宣城太守,在宣城的两年,是其一生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其存诗的四分之一作于宣城,且开创了一代山水诗先风,著有《谢宣城集》,开启“宣城自古诗人地”先风。
南京城墙砖
开皇九年(589),隋灭陈之后,隋文帝杨坚平建康(南京、南朝陈都城)城邑宫室为耕田,盛极一时的“六朝古都”几乎荡然无存。唐代,南京由国都降为上元县,社会地位急剧下降。隋唐时期,南京的地位远不如宣城。唐代,宣城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钱币铸造基地、军用武器制造基地、物产多贡品、商贸繁荣地、文风昌盛地,社会经济文化事业迅速提升,朝廷官员争往宣州为宦,诗人墨客争向宣州一游,先后涌现出盛唐和唐五代两个本土诗人群体,南京反而接受宣城幅射。唐宋时期,大诗人李白、杜牧、张孝祥、苏轼等诗人,游历宣城、南京,在两地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敬亭山大和尚金碧峰诏至南京,专门为其建寺庙;明末,评话宗师柳敬亭游历宣城、南京,他们分别从不层面促进了宣城与南京的文化交流。清代,金陵才女王贞仪与宣城才子詹枚结为伉丽,成为“宣城数学派”的重要成员。宣城入籍南京的梅文鼎之孙梅瑴成之孙梅冲,聚金陵才女侯芝为妻,生子梅曾亮。梅曾亮,道光二年 (1822)进士,曾师从姚鼐,是继姚鼐之后影响最大的桐城派代表人物。《清史稿•梅曾亮》对其评价是:“京师治文者,皆从梅氏问法。当是时,管同已前逝,曾亮最为大师。”民国9年(1920年),宣城西梅村人梅光迪应邀出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次年更名国立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主任。他们是宣城和南京两地间文化大使的代表人物。
方 言
历史上宣城和南京方言屡有演变,最原始的土著语言为越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演变为吴语,魏晋南北朝后出现吴语和江淮官话共存,新中国成立后渐渐统一为普通话。
越语,是生活在宣城和南京地境古人类在长期的狩猎和采集活动中形成的语言。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第六代国王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地,史称越国,因此得名。汉刘向《说苑•善说篇》真实记录了先秦时期古越语的面貌。随着越人被中原汉人同化,越语渐渐消失,唐代越人被中原汉人完全同化,古越语作为一种语言彻底消失。
吴语,源于距今四千多年前,太伯、仲雍率部族南迁,为融入土著越人不得不使用一部分古越语,周人的语言和古越语结合,构成了吴语的最初基础,即古吴语。古吴语与古越语相比,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更多地吸收中原文化,从而走在越文化的前面,得以进一步传播和发展。春秋后期,当时的吴国文化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吴国北过长东、淮河称霸中原,一些中原汉人南迁,在与中原汉人交往、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语言,因为当时的吴国多使用这种语言,人们称其为吴语。吴语的形成过程中,不仅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还受楚国文化的影响。据史实记载,魏晋南北朝时,宣城和南京两地居民的语言仍属于婉转妩媚、温柔细软的江东吴语区。随着北人南迁,今南京高淳西部、溧水南部(县城为吴语和江淮官话的分界线)及宣城境内的宁国、宣州、郎溪、广德、泾县、旌德部分地区仍为吴语区,其他地区为江淮官话取代。
江淮官话,是历次北方移民累积作用的形成。西晋“永嘉之乱”后,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东晋政权,随后洛阳、山东、江淮等地北方世家大族纷纷南下,人数在一百万人以上,超过原住居民,南北人户杂居矛盾不断,为安置这些南迁的北人,在都城建康(南京)和古宣州(范围大体包括今皖南的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等5市)境内建立了许多侨州、郡、县,南北人户杂居,后来又在建康及其周围地区建立了许多侨州、郡、县。这是历史上吴语第一次受到北方话的严重冲击。其后,大批北方人多次大规模南下,吴语一次次受到北方话冲击。南迁汉人带来的北方话和原有的吴语差异很大。他们在与当地人的交往中,必然使两者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和互相吸收、影响。陈寅恪在《东晋南朝之吴语》中说:“东晋南朝官吏接士人则用北语,庶人则用吴语”,说明两种语言交互出现在不同人或不同场合中。东晋宰相王导为联络南方士族,常说吴语,北方士族嘲笑他说:“王导没有什么特长,只不过会说几句吴语罢了”。从王导学说吴语的情况可以看出,当时有相当数量的北方移民“入乡随俗”学会了吴语。唐末五代及北宋末年,大批北方和江淮之间的人再度南下宣城和南京地境,北方话和吴语进一步融合。唐宋时期介于两者之间的江淮官话终于形成。宣城和南京的江淮话属于洪泽湖—巢湖片,属于最典型的江淮官话。南京市区除高淳区、溧水区北部外均为江淮官话分布区,宣城境内主要分布在宣州区中部、郎溪县中部、宁国市东南部以及宁国、宣城、泾县交界地带。
新中国成立前,宣城和南京两地的方言为江淮官话和宣州吴语。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7年推广普通话以来,地域方言主要在没受过“普通话”教育的农村人群中使用,在中年以下的人群中“后继无人”,不久将归于消失。
习 俗
宣城与南京两地的民间风俗,古称气躁劲、民性轻扬,断发文身,尚鬼好祀,俗好剑,轻死易发。秦汉时期,宣城与南京归属大一统中国,土著居民和北方人民互相迁移,尤其是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建都南京,中原文化南移,宣城和南京两地的风俗发生了很大的嬗变,逐渐由尚武崇霸向尚礼崇文转变。隋唐时期民间仍处在由尚武崇文的嬗变中,元明清时期社会崇文风俗定型。
宣城与南京的民风民俗,自古就与中原有较大差别。《吴越春秋》云:“(越)人性绝而愚,水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悦兵敢死。”《汉书•地理志》:“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隋书•地理志》曰:“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鱼稻富饶,不忧饥饿,信鬼神,喜淫祀。”
“断发文身”,断发就是剪短发,便于水上作业;文身上在身体上涂绘龙蛇等图案,使自己像龙一样,避免蛟龙侵害,以求自保。《说苑•奉使》:“(越人)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将避水神。”《汉书•地理志》载:“帝少康之庶子云,封于会稽,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论衡•四讳篇》:“吴越之俗,断发文身。”《史记•赵世家•正义》载,越人文身之法“刻其肌,以青丹涅之”。东汉《风俗通义》作者应劭认为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沿袭几千年的民间划龙舟比赛风俗,源于古越族敬龙祭龙 “娱神娱己”活动。断发的特征,一直到东汉时宣城和南京的土著越人中还有遗存。
手狮舞
“尚鬼好祀”,是古越人在与水患斗争中,慑于水中鬼怪的心理愿望,逐渐形成了信仰。隋唐时期这种信巫鬼好淫祀之状况仍然十分普遍, 《隋书•地理志》载:“其俗信鬼神,好淫祀。”唐崔龟《宣州昭亭山梓华君神祠记》中云:“吴越之俗尚鬼,民有病者不谒医而祷神。”《太平广记》卷303《宣州司户》曰:“吴俗畏鬼,每州县必有城隍庙。”《隋唐嘉话》载,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六月,狄仁杰担任江南道巡抚大使,对江南“岁时尚淫祀”的风俗极为不满,强制进行大规模的移风易俗,将1700余所祠庙中的700余所祠庙焚毁,唯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长庆三年(823) ,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又上书朝廷,请求“去管内淫祠一千一十五所”。
“好武习战”。《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载:“丹阳山险,民多果劲,……丹阳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其幽邃民人,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恶,咸共逃窜。山有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时观间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将宣城与南京地境的土著越人好战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到栩栩如生。
汉末“董卓乱两京”、西晋“永嘉南渡”、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耻”,中原汉人多次大规模南迁,中原风俗与宣城南京风俗渐趋融合,风俗民情日渐多样化。近现代以来,受外来文化侵袭和人员颇繁流动的影响,宣城与南京的多数风俗习惯与全国各地趋向同一化,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至今在生产、生活、人生信仰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独特民间风俗或别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有的习缘还依稀可见,有的虽然消失了,但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版的地方志书、史书均有明确记载。
商 缘
水运主宰人类交通的时代,宣城与南京间的商品交易由青弋江、水阳江经长江往返两地。南京为帝都时,宣城为京畿之地和经济、物资的大后方。明清时期,南京是宁国府商帮(又称宣州商帮)重要经商地。宣城地境的农副土特产品外销南京,同时购进杂货、油品、布匹、百货等日用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宣城与南京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宣城与南京两地的商缘,至少可追溯至西汉初年吴王刘濞时期。两汉和三国孙吴早期,宣城是包括南京在内的苏南皖南和浙北的区域中心,彼此间商贸往来加强。吴主孙权占据江东以后,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大力发展商业经济,宣城与南京间的商贸往来进一步加强。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王朝建都南京(时名建业),南京作为长江下游的经济中心,秦淮河两岸“贡使商旅方舟万计”、“通衢过道,货辐九州岛”。宣城多为皇室子弟的食邑封地,中原人士南迁除都城南京之外迁居的首选地,原先在中原地区的士族、仕人、手工业者、商贾等纷纷移居境内,致使商贸日盛,邑人“竟商贩不为田业”。 宣城地境大量的竹木、丝织品、茶叶等农产品销往帝都南京,大批商人在宣城与南京间频繁往来。
南京老天宝银楼
隋唐时期,宣城与南京地境形成了新一轮的土地垦殖高潮,土地开垦的范围扩大条件较为艰苦的山陵及湖泊沼泽地,一些原来只是小规模利用的资源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物产种类更加丰富,商业性经济作物如茶叶、蚕桑、水果、水产品等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为商品交易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唐代,宣城为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国家钱币和军用武器铸造基地、物产多贡品,中央政府在宣城境内设有“宛陵监”、“梅陵监”、“铜冶”、“铅冶”、“巡院”和“军械作坊”等直属机构,管理开采、冶铸、金属加工制造,征收盐税和茶叶税及负责国家军用武器的制作。南京本为六朝帝都,隋灭陈后,一度遭到有意识的削弱,唐将其降为上元县,政治地位下降,但商业经营并没有停止,杨吴、南唐时复为帝都。宣城和南京两地两地商业市场更加活跃,百姓“交贸往还,逐市趋利”,往来两地的商人熙熙攘攘,呈现出“暮潮声落草光沉,贾客来帆宿岸阴”的热闹景观。
宋代宣城、南京城区打破了唐代城市中居住区的“坊”与商业区“市”的界线,街面上随处都有店铺、酒楼、旅舍及商贩,买卖昼夜不断,颇具近现代商业特色。“(宣城)凡生齿舆赋之数,实夥他郡,为州之望,亚于江宁府”,宣城生产的茶叶、绢织品和文房四宝等大量销往南京。
明清时期,宣城一带“拥沃饶以为利,侈露积以为富,挟膏腴以傲刀锥”。嘉靖、万历年间的崛起的宁国府商帮(又称宣州商帮),是安徽境内仅次于徽商的第二大商帮。南京是宁国府商帮重要经商地,宁国府商人在南京党家巷、竹杆巷、油市大街等地建有五处会馆,其中,金陵泾县会馆,位于南京百化巷。《金陵泾邑会馆录》载:会馆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终于嘉庆二十年(1815),历时十年;《金陵旌德会馆志》载,旌德党家巷会馆,嘉庆十年(1805)扩建时捐款者183人,嘉庆十一年(1806)重造楼厅时,捐款者达380人。同治三年(1864),泾县人徐辉堂在南京中华门开设的“徐源记茶栈”,一直经营到新中国建立后,时间长达90多年。1915年,南京“同春茶号”与宣城县吴氏兄弟茶行合作,将宣城优质茶“宣地城顶色”送巴拿马参赛获一等奖。清光绪年间,南京溧阳殷姓商人在郎溪梅渚设有大小店号约五六家,拥有流动资金4万余元,以资产论,殷姓商人控制了梅渚镇的商业。光绪三十二年(1906),殷源浚当选为梅渚商会会长。民国7年(1918),殷源浚任“中华全国总商会安徽省梅渚直属分会会长。
金陵泾县会馆
连接宣城与南京的中国第一条商办铁路——江南铁路,为清末至民国年间南京至宣城孙家埠铁路总称,沿途重要站点有南京(中华门),马鞍山,芜湖,宣城,孙家埠。其建路史可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6月份,历经光绪、宣统、北洋政府府、国民政府二个朝代四届政府,1935年5月,南京中华门至宣城孙家埠175公里干线正式通车,有机车11 台,客车1辆,货车240 辆。其倡议者为时任清政府翰林院编修、旌德人吕佩芬(胡适妻江冬秀外祖父)。1937年12月,日军入侵,宣城、芜湖、南京相继陷落,全线为华中铁道株式会社霸占8 年。抗战胜利后,商办江南铁路公司派员接收。由于全线遭受破坏,芜湖至孙家埠段轨、枕(木)全无,车站毁于兵火。1948年9月1日,才恢复通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位于南京市区的江苏省国防工办先后宣城市所辖的广德县境内建有971厂(新苏机械厂)、940厂(南京造币厂)、8390厂(国营燎原机械厂)、8320厂4个军工企业,主要生产步枪、手枪、步枪弹、手枪弹、军用通讯线及载波机,并在宁国县筹建了1个发电厂。南京造币有限公司还将位于广德县柏垫镇前程村月克冲自然村的原940厂锻造工房改造为传统教育基地,于2012年6月19日举行揭牌仪式,并建有“南币•前程文化书屋”。
南京都市圈示意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宣城和南京同属南京经济协作区成员城市。2013年,宣城正式加入南京都市圈。
(作者系宣城市档案馆副馆长、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相关文章
-
卖身昔日仇敌却惨遭背叛,关东军为何认为白俄比汉奸更忠诚
-
解放军空军新增4名少将军官
-
武则天的生平事迹有哪些(武则天两个重大事件)
-
德国美女给吴佩孚写了一封情书,大帅看后回了四个字:老妻尚在
-
她是历史上因胖得宠的女子,却成为皇上玩乐的对象,被册封其美名
-
《红岩》中特务头子徐鹏飞,真实原型是谁,最后如何落入法网
-
霍去病杀李敢之谜 揭秘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
-
【党史百年天天读】3月18日
-
揭秘:老子的乳名之说 ‘老子’真的是乳名?
-
古代刽子手为何一生都不会娶妻生子
-
《雪中悍刀行》两个世子,精明或者愚蠢,取决于人生的经历
-
古代女子为何爱包养男宠
-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魏晋时期靠抄书也可以逆袭!
-
历史 | 古代官员是如何上下班的
-
谁说古人智慧比不上现代人,妲己的这个发明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用
-
百年前四川松茂古道,残破的圣母塔,年轻的瓦寺土司和他小儿子
-
翁有为 | 中共民主革命理论建构中的“封建”意涵之演变
-
不是吧!唐伯虎科考落过榜?李时珍、吴承恩、沈万三等人加入群聊
-
面对比人还高的长枪,古代步兵究竟怎样使用,才能快速击退敌人?
-
隋炀帝修大运河为社稷还是私欲 杨广开挖运河之谜
-
金陵是哪个城市的古称属于哪个省?江苏省南京市(六朝古都)
-
永定籍开国将军熊兆仁遗体告别仪式在福州举行
-
孙悟空: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
-
司马迁的纪传体《史记》
-
俄罗斯全俄肃反委员会 一个党员干部干掉的机关
-
周总理对我的关怀和教导使我永远铭记难忘
-
九千年前遗址出土的26根“骨头”,打破两个传统误区,轰动世界
-
会识别人才,更要会留住人才
-
这一战,师长受伤,政委生病,政治部主任指挥!“轰”一声巨响,指挥所飞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