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配女秘,冲锋喊乌拉:苏军的徒弟派头挺大,打仗如何?
原标题:团长配女秘,冲锋喊乌拉:苏军的徒弟派头挺大,打仗如何?
作者:沉默鹰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美国二战名将巴顿,在德国投降后曾经扬言:“如果美国现在和苏联爆发战争,我指挥底3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可以在30天内推进到莫斯科!”
当然,历史没有给巴顿兑现自己这句豪言壮语的机会,就让他驾鹤西去了。在5年后的朝战战场上,巴顿的老部下沃克倒是实现了自己老上司与苏联人“大干一场”的愿望,只不过对手不是苏联人,而是苏联的“徒弟”——朝军。对于自己部下在战争初期的表现,巴顿要是泉下有知,一定会被气得在坟墓里打滚。
朝军(英文缩写:PAK),对于国内很多人来说是一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军队。我们知道它正式成立1948年2月,是由金日成将留苏的朝方人员、从我军四野回国的朝方官兵以及朝方本土的抗日游击队进行整合后成立的军队。因此,这支军队的作战风格深受苏联和中国的影响,再加上自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就一直殖民统治半岛,朝军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日本的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朝军的各建制单位都是按日本人习惯以军团、师团来命名。
不过从总体上看,苏联对朝军的影响最为深刻,这不仅体现在武器装备和战术训练上,更体现在对部队的管理上。朝军不像我军那样强调官兵平等,他们更多的是奉行苏式的“高压严管”,而且军官与士兵之间等级制度森严。有资料显示,朝军的团级单位都设有女兵班,团长级别的军官都要配女秘书(要知道金一代的第二任妻子就曾经是他的秘书)和小轿车,甚至连打成了游击队规模的部队,在夜间战斗中都要呼喊“乌拉”冲锋,这些在我军的眼里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他们还很看不上我军艰苦朴素的传统,认为这是“游击习气”。
朝军女兵
这就是美军在朝战初期遇到的对手,虽然不是由苏联人组成,但绝对是苏联军队的“克隆”。面对着高呼“乌拉”冲锋的朝军,美军第24师在7月5日派出“史密斯特遣队”与其遭遇后,就一直处于节节败退的状态,最后居然在7月20日的大田战役中,朝军完成了将美24师几乎全歼的任务,师长迪安也被俘虏。要知道此前全歼美军一个师的战绩还是由德军创造的。而在具体的战斗中,美军除了海空军有优势之外,陆军无论是坦克还是单兵装备都比不上朝军,以至于出现美步兵奈何不了冲在前面的T-34坦克,只好打后面步兵的“窘态”(与后来志愿军阻击美军时的情况差不多)。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9月6日沃克宣布“我们的防线是可以守住”之前。可以说,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内,美军一直被朝军“追”着打,有半个月的时间则被困在“釜山环形防御圈”内“按”着打,最后还是依靠强大的海军舰载机和空军B-29“超级空中堡垒”拼命投掷凝固汽油弹才守住了洛东江防线。
就是在现在的朝军中,女兵也占了很大比例
虽然美军在朝战前期兵败如山倒,与自己“轻敌”“兵力不足”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但是,可以想象,如果真如当年巴顿设想的那样美国在二战后立刻与苏联开战,凭借着当时的美军陆军的装备水平,在海空军发挥作用有限的西欧战场上,美军使用常规打法根本无法阻挡大量装备了T-34、“斯大林2”、“斯大林3”、“喀秋莎”火箭炮以及超过5万架各类作战飞机的苏联钢铁洪流,美陆军在这种状况下肯定比在战场上遇见朝军部队要惨不知多少倍,能够依靠海空军优势能够守住法国在大西洋沿岸的几个据点就算谢天谢地了。
坚守釜山环型防御圈的美军
至于巴顿放出的“30天直接推进到莫斯科”的打法,可能看过《狂怒》的人对于“谢尔曼”遇见“虎式坦克”的惨状都记忆犹新。因此无法想象只凭借着装备“谢尔曼”“霞飞”(就算紧急装备了“潘兴”重型坦克)这些中、轻型坦克的美陆军装甲部队,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歼灭装备有大量“斯大林2”、“斯大林3”等重型坦克的苏军装甲部队任务。
最后,“斯大林3”是苏联当时针对德国“虎王”坦克设计出的全新重型坦克,在很多方面都优于“虎王”,当还是以“谢尔曼”为主力的巴顿装甲兵团遇见它时,又该是一个怎样的“惨”字了得啊!
相关文章
-
周喜安会见韩国驻上海总领事崔泳杉一行
-
此民族源于汉朝名将,唐朝时与皇帝成功攀亲,如今后裔遍布中亚
-
二战后德国青壮男子稀缺,在废墟上休养生息的是哪些人?
-
莽《德军总部:新血脉》前先了解一下德军黑科技吧
-
完美世界:双石大战即将开启,两兄弟的差别有多大?石昊吃喝玩乐
-
泰坦尼克号的锅炉工,事发时坐破艇逃离,大难不死后买下香港庄园
-
中亚五国如何诞生?得益于苏联一项政策,至今俄罗斯还受益
-
哈里王子娶了梅根,是福还是祸?因梅根,英国皇室可能大出血
-
此国一战时被灭国,二战时却成为香饽饽,苏联美国德国都在讨好它
-
[图文]中情局前特工讲述格瓦拉被处死前的最后几小时故事
-
1950年代抗击法国的越南军队,得到了中国的军事援助
-
丘吉尔为了自己不成器的儿子放弃了世袭的“伦敦公爵”
-
战争与决断:乔治•布什总统的一生
-
明星版《黎明1949》|“黎明”全新重启、再现经典
-
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里的“四大天王”
-
中国网吧变迁史,里面藏有一代人的青春!
-
二战战争中最重要的解读,日将军重创了美军,美将军则被免了职
-
南粤政法英模风采|“全国公安爱民模范”孙建国:从火场抱出煤气罐,枪林弹雨中勇救人质
-
美国是国联的倡导者,为何连个“群管理员”都没当上
-
中国第一贼王,警校出身,2年不出门研究盗宝,一夜盗走6亿国宝
-
红色家风故事①丨革命先烈李大钊的红色家风故事
-
毛文龙:死在袁崇焕手上的明朝将领
-
加勒比海有个群岛,为何想并入遥远的加拿大?
-
这个日本人提出了一个口号,后来成为侵略中国的借口
-
风浪纷扰中,英国仍将庆祝女王登基70周年!近期庆典活动盘点
-
老照片:镜头下二战战场上的狙击手,一把98k百里收人头
-
甄嬛传:假如甄嬛没怀孕!她还会想方设法回宫吗?
-
比秦始皇陵更神秘的陵墓,方圆百米寸草不生,至今没人破解其布局
-
辽国太后墓被洗劫一空,价值34亿的“短袖上衣”为何无人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