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上古时期的帝王都特别长寿?原因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
原标题:为什么中国上古时期的帝王都特别长寿?原因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
对中国上古时期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可能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当时的帝王都特别长寿,比如黄帝118岁,少昊100岁,尧121岁,舜103岁。类似长寿的例子比比皆是。可是,翻遍史书不难发现,古人的寿命要远远低于现代人。所以从我们现代人的认知来看,这些帝王超乎常理的寿命显然很不科学了。究竟是古人在吹牛,还是另有原因呢?
有一种比较抬杠的说法认为,上古时期人们安居乐业,生活稳定,又没有环境污染侵袭,所以人的普遍寿命比较长。不过,稍微有点常识的人想必都不会认同这一观点。上古时期医疗水平低下,一个感冒都能把人病死,怎么可能出现普遍长寿的情况呢?而且当时社会远比现在凶险,我们的祖先除了要防止洪水猛兽之外,还得时刻提防着与邻近部落发生武装冲突。如果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算安居乐业的话,那我们现代人都要算是生活在“天堂”之中了。因此,这个观点显然太过于想当然。
古代史书中对上古时期帝王的出生年份都作了比较确定的记录,如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去世于公元前2599年;尧出生于公元前2188年,去世于公元前2067年。既然普遍长寿的说法不可信,那么是不是这些史书的作者在胡说八道呢?其实也不尽然。
以《史记》为例,司马迁生活的年代离上古时期相距甚远,所以在一些事情的细节方面可能会存在想象创作空间。但就事件本身而言,司马迁之所以会将其记录下来,必然是有一定依据的,不可能完全凭空捏造出一个历史情节。否则他写的就不是《史记》而是《故事会》了。
既然史书的作者没有胡说八道,但那些上古帝王的寿命又超出了合理认知范围,这到底该如何解释呢?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大家在这上面存在认知偏差。
有历史学者认为,黄帝、少昊、尧、舜这些上古帝王其实并非个人,而是当时部落的代名词。上古时期的一些部落为了生存和发展,彼此结成暂时或永久性的联盟,即部落联盟。
假设黄帝部落在这个部落联盟中保持了118年的统治地位后开始日渐衰微,然后就将部落联盟的统治权禅让给了兴起的少昊部落,之后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尧部落和舜部落。这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黄帝、少昊、尧、舜等上古帝王都特别长寿的问题。因为如果是作为个体的话,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人都能活到一百多岁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作为一个部落的话,存在一百多年时间那就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因此,跳出我们以往的思维框架再来看待“为什么中国上古时期的帝王都特别长寿?”这个问题时,我们往往就会得到和想象中不一样的答案。
参考文献:《中国早期国家史话》,王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相关文章
-
说说《穆天子传》善本掌故
-
唱歌跳舞、穿衣打扮现在人都喜欢,但你可知道它们的来源吗?
-
史上最痴情皇帝,一生只娶一人,为爱发明一件东西,如今家喻户晓
-
这个隐居山村的农民,竟是中央警卫团团长,原本应授开国上将
-
曹睿怎么死的那么早?英年早逝让人感到惋惜
-
漫画看历史:重阳节,除了菊花你还该知道啥?
-
房产限购,其实一直是历史的标配
-
1947年蒋介石来到延安,听了村民一番话后,他彻夜未眠
-
杨贵妃与赵飞燕的不孕之谜:体重竟能使人无法怀孕?
-
中国千年内乱的根本原因:宫闱之变,权臣之擅,宦官之祸
-
海洋暴龙:巨型蛇颈龙类生物(长15米/一口能吞下轿车)
-
地域黑这事,从3000多年前就开始了...
-
古代上完厕所用什么擦屁股?网友:擦得屁股疼
-
商鞅为什么被车裂?得罪了太多人(变法触碰了贵族的利益)
-
解放军入城70周年!
-
宋氏三姐妹最后一顿晚餐解密 三姐妹终未能重聚
-
中型食肉恐龙:肌肉龙 最原始的阿贝力龙科(体长6-8米)
-
【党史百年·天天读】1月3日
-
“巾帼学者”王贞仪与宣城
-
古代女子四件私人用品,曾经件件羞于见人,如今已不是新鲜物
-
对越反击战中前线攻防战有多惨烈?我军一等功臣迎着炮弹与敌搏杀
-
飞花令第15波丨为什么初七被称为“人日节”,今天有哪些习俗呢?
-
黄昏龙:目前最小的肉食恐龙(身高仅45厘米/不如猫大)
-
王阳明巡狱被惹火:牢房成猪圈,猪吃大鱼大肉,犯人吃糠水
-
露丝娜龙:欧洲大型恐龙(体长18米/光肱骨就达1.4米)
-
五卅运动是怎么回事 五卅运动简介
-
东北土味趣译《三言二拍》11:单小帅连番搭救失足女
-
李白杜甫巅峰一战,为同一处景点写诗,李白写出七言第一,杜甫呢
-
盘点十位民国以来被称为“先生”的著名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