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题:议论文阅读(九)人生三病
原标题:阅读课 | 题:议论文阅读(九)人生三病
人生三病
张培锋
①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
②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们最忌讳的东西,用“使之 ”“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了病根。换句话说,表层的病状是贫、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畏、痴。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夫。
③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胜心也就是争强好胜之心。看别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心促使人们不懈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过犹不及,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物欲横流,心灵迷失,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之说。应该说,物质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前提,却未必一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而后者才是根本。
④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究其根本是怕病、怕死。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 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任他多么高贵、富有,在死亡面前却是一律平等的。如此想开了,有病求医问药,病可能就好了。讳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偏信养生。养生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疑神疑鬼,那么养生就可能变成“害生”。真正的养生,应该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如此,可能反而不会得病,甚至活得更好些,这其中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深思的。
⑤痴心则是愚蠢的根源。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无知,总是装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样子,殊不知这本身就是无知、愚蠢的表现。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那才是智慧。何以故?天下之事,我们知道的总是少数,不知道的总是多数,故而求知的过程是无止境的。知道自己无知,才可能开启智慧之门,忌讳说自己无知,恰恰证明自己的无知、愚蠢。
⑥较之古人,以上“三病”,现在不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随着社会 的进步,人们更应该 平心静气,用平常心看待得失,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生老病死,直面 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有位哲人说: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如何“活着”,才是人生之大事啊!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窗幽记》之所以值得人们阅读,是因为这本书语言典雅、感悟丰富、意蕴深刻,启迪心智,魅力无穷。
B.物质的富足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的富足,开着高级轿车斗富、吃着山珍海味比阔的现象,就是精神贫穷的表现。
C.作者在剖析人生“三病”时,从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产生这三种心理偏差的原因,揭示出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D.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①②段引出论题,③④⑤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要提升人生的境界,活出精彩。
2.下列与本文所说的“胜心”、“畏心”和“痴心”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某人在吃菱角时连壳也一起吃,还说是为了清热解毒。别人问他家乡有没有菱角,他得意地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是。
B.曾国藩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为官处事常怀敬畏之心,待人接物周全得体,深得时人敬佩。
C.秦始皇在位期间,派人遍访名山大川,千方百计寻找灵丹妙药。传说他曾派徐福等人到海上求仙,以期长生不老。
D.《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夜宿观音院,金池长老炫耀其袈裟,悟空拿出唐僧的袈裟一比高下,结果引来一场灾祸。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才能摆脱人生“三病”。(4分)
—待续—
获取完整答案请发送“议论9”到后台
相关文章
-
黎山老母的来历 黎山老母和女娲的关系
-
看看你具不具备猪八戒的优点与缺点 恭喜:你是猪
-
86版《西游记》中郑益萍演的玉面狐狸真是太美太迷人了
-
史上最惨的妖魔 “可怜”的白骨精
-
六一致708090那些小美好
-
菩提祖师,一直躲在了孙悟空的心头?
-
张子健这部雷剧很完美,形同《西游记后传》,可为何被点名批评?
-
佛教八大菩萨——除盖障菩萨简介
-
五庄观土地神透露的这个关键数字,不小心暴露了人参果最大的秘密
-
建议3刷的高能剧,这几部,你都看过吗?
-
孙悟空最怕的三个妖怪是谁:金翅大鹏雕/红孩儿/白骨精
-
高以翔火化,这一次我们不说再见,你只是去另一个世界了
-
为什么孩子们都喜欢孙悟空?答案竟藏在这里!
-
西游记沙师弟的佛珠竟然这么有来头!
-
难怪说孙悟空打不过猪八戒,你看八戒正真发威,结局如何?
-
猪八戒十分可爱?原著中的猪八戒与此完全相反
-
猪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帅 天蓬元帅的形象
-
想和孩子一起读书却不知道怎么开始吗?
-
西游记中有位妖怪,敢击伤如来佛祖,观音菩萨也拿她没办法
-
《西游记》语言晦涩难懂?那是你没掌握这几招
-
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
孙悟空到底怕不怕三昧真火?
-
UME|今日复工,等你归来
-
唐三藏人物简介:《西游记》中主角之一(前往西天取经)
-
许逊斗恶龙 关于孽龙洞的传说
-
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遗忘才是!
-
“美猴王”六小龄童,真把自己当齐天大圣,越来越多人厌恶
-
金童玉女的由来 金童玉女斗法的故事
-
四大天师中的张天师是怎么出生的 张道陵出生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