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原标题:五四运动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理论特稿/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论
观点提示
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新阶段,进而通过马克思主义实践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发生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毛泽东曾经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具有“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的性质和姿态。这种性质和姿态是与十月革命的影响及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分不开的。实际上,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前,马克思主义就从国外传到了国内,得到了初步的宣传和介绍。五四运动的发生推动中国社会思潮发生了分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内在结合,也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组织力量,注入了精神活力。可以说,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新阶段,进而通过马克思主义实践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五四运动吹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号角
五四运动让中国的先进分子更加看清了中国社会的现状,看清了帝国主义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扩大传播的直接原因。
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因而它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大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军,他们积极地撰写和发表文章,介绍俄国革命、介绍马克思其人其事,造成了大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形势。据统计,在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为数很少,国人对马克思也鲜有听闻和了解,而五四运动发生前后,宣传和介绍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却如同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马克思的名字成为和政治势力分割不开的名字,马克思的学说成为代表新锐思想动向的强劲思潮。当时,以《新青年》和《晨报》为阵地,李大钊、陈启修、顾兆熊、刘秉麟、孔祥鹅、许德珩、渊泉等人撰写了许多篇介绍马克思生平传略、思想学说和理论观点的文章,留日、留法、留美的学生中也有人翻译或撰写了介绍马克思及其思想的文章和小册子。当然,五四运动后也出现了国民党御用文人和反动知识分子批驳马克思学说的声音,但不管怎样,凡是与马克思有关的思想宣传和观点介绍,都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社会态势,也壮大了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潮流,实际上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需要指出,在五四运动的早期和稍后一段时间,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群体多以知识分子为主,其中在北京大学和其他学校工作的教师、由学生组建教师参与指导的学生社团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旗手。从时间序列上看,正是从五四运动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才形成一道恢宏而亮丽的风景。
五四运动划出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分水岭
在五四运动之前,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已经先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是相对于封建主义的旧文化而言的,是反封建和反传统的,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中国社会思想界内涌现了形形色色的思潮,其中主要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工团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泛劳动主义和稍后的实用主义等。五四运动是在新思想、新文化和新世界观激励下发生的,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酿造了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上的新鲜血液。尽管五四运动的许多领导人物当时并不完整地具备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批判精神,但由于该运动所触及的社会问题、参与运动主体和运动实践宗旨的规定,五四运动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特别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政治主张之间划出了一道分水岭,促使马克思主义日渐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发展分成了两个潮流:一部分人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另一部分人则走到资产阶级的道路上去。毫无疑问,道路的选择是由思想判断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走什么样的道路。从五四运动开始,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了与广大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经由传播到壮大再与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路程。伴随着马克思主义渐渐地成为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主潮,其他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也就慢慢地褪色了。就像高一涵所说,五四运动后,学生们在思想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胡适派后退了,落后的加入国家主义派,中间的加入国民党,最先进的加入共产党。在这个意义上说,五四运动本身成为了检验社会思潮和政治思想先进与否的革命“试剂”,成为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先进分子在运动中检验其思想的真理性和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试金石。尽管五四运动中不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主张,但运动本身却为中国社会渲染了马克思主义的底色。
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社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实践新阶段
五四运动不但从思想上而且从组织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一些地方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团体,后来,伴随着工人运动和革命实践的高涨,不少地方陆续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五四运动两年之后,中国共产党得以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构成了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变革和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强大政治力量,中国社会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获得了最强大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五四运动的发生标志着中国由资产阶级领导和主导社会革命转变成了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新阶段,实现了社会发展的新进步。
五四运动最先由少数有觉悟的先进的学生参加,但随后成为了群众性的革命活动,这就促使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旧资产阶级革命人士在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使他们看到了广大无产阶级和工农群众的力量,看到了推翻旧统治、建立新社会的曙光。革命前辈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就认为它是新道路的起脚点,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他坦言,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尽管他本人当时对中国革命还不可能立即得出系统的完整的新见解,但通过十月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的教育,他认识到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正是在这一思想转变的基础上,许多像吴玉章一样的人开始转向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实践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从五四运动起,马克思主义慢慢地嵌入到了中国社会的肌体中来,开始了升华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改造中国社会现实的历程。而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了。
在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口号是科学与民主,所反映的是资产阶级追求思想解放、反对封建主义的主张。而当五四运动过程中大量的工人、群众都加入到运动中来,特别是工人在斗争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事实,给了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认识,从而也使得五四运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获得了主心骨,拥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导向。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与工人群众相结合,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这种结合内在地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与真品格。由此说,五四运动让中国思想界得到洗礼,让中国无产阶级和工人群众登上历史舞台,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了政治生命和组织力量,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得到了积极、向上和务实的升华。
(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18日第5版
相关文章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柳宗元是唐代的著名文学家
-
辽宁角龙:辽宁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1米/颈盾短)
-
历史上刘娥皇后是怎样一个人 刘娥对真宗和仁宗的影响
-
嬴政和芈月是什么关系?两人血缘相隔甚远(祖宗辈)
-
黄埔名将众多,而病逝后,受到两岸共同追悼的将领只有这两位
-
揭秘:清朝历史上义和团是怎样诞生运动崛起的
-
他是宋美龄的御用裁缝,一生只给她做旗袍,惊艳了全世界!
-
电影《邓小平小道》在江西开启点映
-
历史考证: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
张骞时期的皇帝是谁:汉武帝刘彻(张骞开创了丝绸之路)
-
赵姬长相复原图片:善舞容貌绝美(是秦始皇的生母)
-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连队
-
《三国演义》猛将有哪些 三国武将真实武力排行榜
-
历史的今天,陈云逝世
-
小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进入寒冷季节(每年的1月5日-7日)
-
马皇后爱朱元璋吗 在朱元璋心中有独特地位(两人恩爱)
-
晋朝为什么不写入历史 中国历史为何多次不提及晋朝
-
整个兵团要上前线拼命,参谋长装病躲进医院,事后却得到继续重用
-
程万军:朱棣晚年的最大心事竟是修理太子党
-
陕西发现25岁女子墓,出土唐朝最奢华凤冠,丈夫的墓志让人泪满襟
-
珍贵影像:毛泽东两次会见尼克松总统,最高领袖风采非凡
-
李莲英万贯家财之谜:他究竟有多少财产呢?
-
宋朝发明一件宝物,轻薄如纸刀剑却刺不破,戚家军用它来做铠甲
-
传统 | 出土先秦两汉文献中的避讳材料述论
-
大使馆为什么不把实情报告国内?!
-
7岁参军,9岁长征,他用行动证明将帅之家无犬子
-
乌龟墩、徐衢墓及其传说
-
你以为我要介绍羊肉汤哇?
-
埃及法老为什么戴面具 法老面具的具体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