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提前预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个中国人,为何突然死亡了?

原标题:提前预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个中国人,为何突然死亡了?

有很多人说中国人破译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密码,然后由蒋告知了罗斯福,罗斯福视而不见,说了句“知道了”,然后就该干嘛干嘛。最后罗落了个“苦肉计”抗日的名号。

也有人总结,中国人破译或预测日本偷袭密码的,不止一个:什么军统戴笠的女干将姜毅英、密码天才池步洲、首席情报家杨宣诚……

但也有人总结这些都是美好的传说,事实上,中国当时的破译水平没有那么高,也没有那么精准。“1941年底美国破译的(日本)秘密外交电报达10528页,平均每周多达200页”,中国有的美国都有,所以罗斯福会波澜不惊地说“知道了”。

历史的争议在于缺少证据的同时,总是期望着美好。今天这些不靠谱的猜测和争议暂时搁下,来说一个相对靠谱的人:王芃生,他当时怎么预测日本会偷袭珍珠港的。

(二战日机)

一、谍报之王

提起王芃生,多数人或许不会了解,但说起李顿调查团、华盛顿9国会议和日内瓦裁军,多数就会听说过,这其间,就有王芃生的身影。他作为民国政府的“日本通”,历次对日外交大事,总离不开他的出谋划策。

王芃生出生于湖南醴陵,既非黄埔系,也非江浙圈,但在抗战时期却一直受到蒋的信赖,就是因为他是一枚货真价实且稀有的“日本通”。

王留学日本多年,陆军军需学校和东京帝大毕业,好研究日本历史、政治源流、侵华证据,知历史者知当下,知历史者懂未来,王芃生就是靠着这一招,从一个留日大学生一步步走向国民政府高官行列的。

(王芃生)

由于1931年9月和1937年7月精准预言日本侵华行动,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邀他主持对日情报工作,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王任中将主任。

王获取情报的方式,说白了也不是深不可测,主要靠报纸。

这点与戴笠的黑科技“通讯电台”不一样,王主要靠自己的日本知识经验,通过分析日本在华兵力、日本兵源变化、战时日本经济、战争资源等,来判研日本行动,做到察机敌先。

国内报纸信息有限,登出来的基本都是政府指导过的,但王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国外情报站,通过驻莫斯科、驻瑞士伯尔尼、驻美国、驻印度新德里和缅甸,甚至通过驻日本的外勤人员,来分析当地的报纸杂志,从外围锁定消息。

(山本五十六,偷袭制造者)

王从抗战全面爆发以来,精准判研屡试不爽,武汉会战、广州登陆、日苏条约……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的3个星期,王芃生从日本搞到一份南进太平洋的作战日军序列。

结合日本报纸上刊登的“在乡军人会会长多次乘机赴太平洋中部各岛视察”等消息,他立即判断日军将要进攻太平洋美军基地。并称日军主要目的,就是接近和进攻珍珠港。

国民政府据此调整外交策略,果断拒绝冈村宁次的秘密求和谈判,逐步向美国靠拢。

(偷袭图)

二、学人之逝

也正是因为王在系列日本作战问题上的成功预测,使得他与戴笠矛盾重重,龃龉难和。这里面还有点内部情况——

王的国际问题研究所,是一个蒋府的内部咨询机构,成立于抗战全面爆发后,初衷是精准分析日本政策,为抗日走向提供决策参考。

机构设置方面,隶属于蒋的第二侍从室,这个侍从室本身就有军统和中统两局,现在又要成立一个情报机构,而且上面的安排是“与两局并列,分而治之”,所以立即遭到戴笠和二陈的抗议排挤。

(侍从室职员证)

争夺情报、诋毁对手,戴老板在这方面无所不能,恰遇王是秀才出身,做学问搞研究可以,走行政做官走仕途,尤为短板,所以在两局的夹击下,王的研究所矛盾迭起,终于撬动了蒋对他的信任。1945年自己想要竞选“中委”,结果惨败而出。

抗战胜利后,作为位高权重的“日本通”,不少人都觉得驻日代表团团长非王芃生莫属,但最后确定的3个人名单中,却没有他。王备受打击,极其郁闷,牢骚不断,作诗云“最堪怜,赠策无人,借箸兴嗟”。

之后,他到南京、北平、上海等地视察日侨日俘问题,中途病倒。

1946年5月16日,经过调养后乘机返回南京的王芃生,刚回到办事处就又感到不适,次日22时因心脏病恶化猝然离世。享年仅54岁。所谓寿夭之事不可测。

(位于南京的王芃生墓)

据说病危时,王还念叨着自己创办的研究所存留问题,想留下遗嘱,怎奈提笔写下“本所改组问题”几个字后,就倒下了。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死,一半是病,一半是气。一个日本问题的专家学者、对日情报的王牌谍工、抗日功莫大焉的旷世奇才,就这样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短暂人生。

中国自古就有学优则仕的传统,但这也要分人而视,有些人天生不是水陆两栖,搞研究做学问当领导顾问和幕僚可以,走仕途与权谋家争高官,则注定没有好结果。所谓学人不必入仕。

================

文献参考:

万发真《抗战时期的王芃生与国际问题研究所》(北师大历史学院 2008年1月)

李村《学人王芃生》(《钟山》2014年 第4期)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