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个中国人,为何突然死亡了?
原标题:提前预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个中国人,为何突然死亡了?
有很多人说中国人破译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密码,然后由蒋告知了罗斯福,罗斯福视而不见,说了句“知道了”,然后就该干嘛干嘛。最后罗落了个“苦肉计”抗日的名号。
也有人总结,中国人破译或预测日本偷袭密码的,不止一个:什么军统戴笠的女干将姜毅英、密码天才池步洲、首席情报家杨宣诚……
但也有人总结这些都是美好的传说,事实上,中国当时的破译水平没有那么高,也没有那么精准。“1941年底美国破译的(日本)秘密外交电报达10528页,平均每周多达200页”,中国有的美国都有,所以罗斯福会波澜不惊地说“知道了”。
历史的争议在于缺少证据的同时,总是期望着美好。今天这些不靠谱的猜测和争议暂时搁下,来说一个相对靠谱的人:王芃生,他当时怎么预测日本会偷袭珍珠港的。
(二战日机)
一、谍报之王
提起王芃生,多数人或许不会了解,但说起李顿调查团、华盛顿9国会议和日内瓦裁军,多数就会听说过,这其间,就有王芃生的身影。他作为民国政府的“日本通”,历次对日外交大事,总离不开他的出谋划策。
王芃生出生于湖南醴陵,既非黄埔系,也非江浙圈,但在抗战时期却一直受到蒋的信赖,就是因为他是一枚货真价实且稀有的“日本通”。
王留学日本多年,陆军军需学校和东京帝大毕业,好研究日本历史、政治源流、侵华证据,知历史者知当下,知历史者懂未来,王芃生就是靠着这一招,从一个留日大学生一步步走向国民政府高官行列的。
(王芃生)
由于1931年9月和1937年7月精准预言日本侵华行动,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邀他主持对日情报工作,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王任中将主任。
王获取情报的方式,说白了也不是深不可测,主要靠报纸。
这点与戴笠的黑科技“通讯电台”不一样,王主要靠自己的日本知识经验,通过分析日本在华兵力、日本兵源变化、战时日本经济、战争资源等,来判研日本行动,做到察机敌先。
国内报纸信息有限,登出来的基本都是政府指导过的,但王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国外情报站,通过驻莫斯科、驻瑞士伯尔尼、驻美国、驻印度新德里和缅甸,甚至通过驻日本的外勤人员,来分析当地的报纸杂志,从外围锁定消息。
(山本五十六,偷袭制造者)
王从抗战全面爆发以来,精准判研屡试不爽,武汉会战、广州登陆、日苏条约……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的3个星期,王芃生从日本搞到一份南进太平洋的作战日军序列。
结合日本报纸上刊登的“在乡军人会会长多次乘机赴太平洋中部各岛视察”等消息,他立即判断日军将要进攻太平洋美军基地。并称日军主要目的,就是接近和进攻珍珠港。
国民政府据此调整外交策略,果断拒绝冈村宁次的秘密求和谈判,逐步向美国靠拢。
(偷袭图)
二、学人之逝
也正是因为王在系列日本作战问题上的成功预测,使得他与戴笠矛盾重重,龃龉难和。这里面还有点内部情况——
王的国际问题研究所,是一个蒋府的内部咨询机构,成立于抗战全面爆发后,初衷是精准分析日本政策,为抗日走向提供决策参考。
机构设置方面,隶属于蒋的第二侍从室,这个侍从室本身就有军统和中统两局,现在又要成立一个情报机构,而且上面的安排是“与两局并列,分而治之”,所以立即遭到戴笠和二陈的抗议排挤。
(侍从室职员证)
争夺情报、诋毁对手,戴老板在这方面无所不能,恰遇王是秀才出身,做学问搞研究可以,走行政做官走仕途,尤为短板,所以在两局的夹击下,王的研究所矛盾迭起,终于撬动了蒋对他的信任。1945年自己想要竞选“中委”,结果惨败而出。
抗战胜利后,作为位高权重的“日本通”,不少人都觉得驻日代表团团长非王芃生莫属,但最后确定的3个人名单中,却没有他。王备受打击,极其郁闷,牢骚不断,作诗云“最堪怜,赠策无人,借箸兴嗟”。
之后,他到南京、北平、上海等地视察日侨日俘问题,中途病倒。
1946年5月16日,经过调养后乘机返回南京的王芃生,刚回到办事处就又感到不适,次日22时因心脏病恶化猝然离世。享年仅54岁。所谓寿夭之事不可测。
(位于南京的王芃生墓)
据说病危时,王还念叨着自己创办的研究所存留问题,想留下遗嘱,怎奈提笔写下“本所改组问题”几个字后,就倒下了。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死,一半是病,一半是气。一个日本问题的专家学者、对日情报的王牌谍工、抗日功莫大焉的旷世奇才,就这样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短暂人生。
中国自古就有学优则仕的传统,但这也要分人而视,有些人天生不是水陆两栖,搞研究做学问当领导顾问和幕僚可以,走仕途与权谋家争高官,则注定没有好结果。所谓学人不必入仕。
================
文献参考:
万发真《抗战时期的王芃生与国际问题研究所》(北师大历史学院 2008年1月)
李村《学人王芃生》(《钟山》2014年 第4期)
相关文章
-
历史影像:民国时期农村人们吃饭的景象,光有米没有菜!
-
澳大利亚对华发动“魅力攻势”,不料总被美国“抢戏”
-
日本要想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定要偷袭美国珍珠港吗?
-
古籍中的“北海”,今天的贝加尔湖,真的是清朝割让出去的吗?
-
反对布莱尔封爵英国民众有良知但不懂英国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华人混血史,广东台山人娶土人姑娘做老婆
-
苏联曾经有多牛?太空竞赛前期一直压制美国,最终因为痔疮而失败
-
这个日本人提出了一个口号,后来成为侵略中国的借口
-
历史上的今天|著名诗人埃德加·爱伦·坡逝世
-
首次发射失利!我国“朱雀一号”火箭解体,专家:某种程度是好事
-
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大功臣:零式战斗机,打破你记录的终究还是美国
-
从“三大互助”到“三个零距离”——陆军第72集团军某部尊干爱兵记事
-
靠女性支撑的国家,二战之后靠女性恢复人口,行为让世人感到不耻
-
历史视频:1972年周恩来总理接待美国尼克松总统
-
这场战争被誉为英国波澜壮阔的史诗,其实就是一群村长的械斗
-
泰州学派的创始人为王艮是如何发展晚明显学的?
-
抗战爆发的初期阶段,日本军队的进攻,为何会频频得手?
-
[图文]日本前“空军司令”称可能会用原子弹报复美国
-
守门石雕狮子有什么作用
-
九阴真经天下第一,周伯通已修炼而成,可他为何会败给金轮法王?
-
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女儿:阿黛尔·雨果的故事
-
党史上的清丰|12月18日
-
百年汉阳造的“逆生长”
-
人性向善|水犹就下,争论千年的孟子言论,仁义道德却成作恶手段
-
日本幕府时代,将军妻妾为何年过30就不再侍寝?
-
看完这两点原因,你就知道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都在欧洲!
-
二战时期日本为何去偷袭珍珠港?
-
俄罗斯最牛的特种部队,总统命令都不听,原因让人刮目相看
-
档案揭秘:美军虐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