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996、生病ICU,中国程序员加班严重的原因找到了!
原标题:加班996、生病ICU,中国程序员加班严重的原因找到了!
加班是职场永恒的话题,996是程序员永远的痛。
每隔一段时间,程序员996的话题就会被拿出来讨论一番。
3个月前,微信电商明星公司有赞在年会上公开宣布要执行996工作制,遭到行业声讨。现在,程序员们在最大的同性社交网站GITHUB上反抗996,又成了热门话题,《工作996、生病ICU!程序员不满工作时间太长发起抗议》,这次比上次讨论更加热烈,甚至引发了外媒和央媒的关注。
这是来自中国程序员群体的呐喊,但也有一部分参与者仅仅是为了打发DEBUG的等待时间,至少从反抗帖子内容来看,不是每个反抗者都声色俱厉,不乏有围观打卡的姿态。
在三个月前,我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加班现象已经有过评论,在《互联网公司变坏,从变相裁员开始》一文中,我表达了自己的核心观点:
996也好、加班也罢,关键是你情我愿。
就算不搞996,科技产业这些年的繁荣也离不开大量互联网从业者没日没夜地挑灯夜战,甚至一些人为此舍弃个人生活。我认为加班本身不应该成为众矢之的,但企业为什么要加班,如何执行加班制度,企业给加班的员工又给了什么回报,才是问题关键。
如果一个员工不能完成自己的正常任务且不愿意加班,这样的员工自然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企业为了加班而加班,让员工在公司耗着,这家企业以及对应的管理者也有很大问题。
评论一出,很多读者来喷我,甚至有人“专门注册一个号来喷我”,说我变相在给搞996的互联网企业“洗地”。说实话,这在我意料之中——谁支持加班,谁支持996,谁就要成为出气筒,毕竟喷自己的老板和公司,是可能会被裁员的,某企业CEO“有种就滚”言犹在耳。
反对加班、反对996,都是绝对的政治正确,然而如果只追求绝对政治正确,这个事情就没什么好讨论的,尽管之前被喷,但我的观点依然不变,对于加班和996我只能说原则上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具体却要一事一议。
一
在中国很少找到绝对不加班的企业(包括国企),如果有这样的企业,大概率已经倒闭,或是是特殊行业或者特殊企业。是不是接受加班?一般在加入企业时,求职者会和企业会达成默契,华为的《奋斗者协议》算是特立独行,一般企业有经验的面试者也会跟求职者沟通这一点。
如果在求职时接受加班,加入企业后按照约定加班,就没什么好说的。
二
没有企业会将加班要求写入劳动合同,但如果求职者明确表示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加班,是不可能拿到大部分企业OFFER的,在中国没有多少企业会喜欢这样的职员。但这不意味着TA找不到工作,因为很多行业和部分企业确实不需要加班,比如一些三班倒的职业。
三
996工作制是将加班制度化、形式化和极端化的举措,但也要分正确的996和错误的996。
如果996工作制不是项目需要,而是变相裁员/讨好领导/形式主义的手段,坚决反对;
如果996工作制不是特定时期的非常手段,而是长期执行,坚决反对;
如果996工作制没有对应的薪酬体现,而是无偿大幅增加工作量,与薪酬不匹配,坚决反对;
如果996工作制的执行不是双方达成契约,而是单方强制执行,甚至违反劳动法,坚决反对;
曾经,很多公司执行996工作制的前提是,员工有远超市场水平的高昂薪酬(包括期权等激励),在执行前与企业就已经达成契约,比如在赶项目进度的特定时间996,项目结束就回到正常工作水平,我认为这样的996制度没什么好批评的。
现在随着整个市场环境的下行,企业用人成本的攀升,不排除部分企业通过996来缩减人力成本甚至实现变相裁员,或许正是这样的企业变多,GITHUB才出现了中国程序员的怒吼。
四
996制度是互联网公司的“发明”,程序员行业996特别多。像加班文化浓的华为也有大量的程序员,为什么?
与软件工程的项目属性有关系,学过项目管理基本知识的都知道“人月”“人日”这些工作量单位,很容易理解,一个项目需要3个人工作2个月,工作量就是3人*2月=6人月。
大家都知道,项目三要素是时间、成本和质量,在人手不够时如果要在规定时间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要么增加人手,要么现有人手加班。
我们算一笔账:955的正常工作时间,一个程序员一周贡献5人日,等于40个工作小时;996就变为72小时,增加了1.8倍!一周一个人5人日,变为了9人日。
有人就要说了,这不是资本家剥削吗?要赶进度,为什么就不能加人,而是要加班呢?姑且不谈招聘和培训的时间要求,更重要的一点是软件工程的特殊属性。
软件工程行业有一本经典的《人月神话》,作者Brooks曾拿到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他是IBM 360系统之父,基于在IBM做项目经理的实践经验写了这本书,这本书说的核心意思是:
用人月来衡量一项工作的规模是一个危险和带有欺骗性的神话,因为它暗示了人员数量和时间是可以相互替换的,然而人月不能互换,首先是任务能否拆解,及时能够分解任务间是否存在相互的依赖和约束,分解后是否增加会增加相应的沟通,以及由于分解任务而引入的分解和后期集成等额外的工作量。
换句话说,软件工程不是流水线作业,不是每个项目的各种工作项都可以直接拆解到不同的人来完成的,这意味着,很多项目减少拆解,让一个人干更多是最有效的办法。
千万不要说我是洗地,不信可以问下身边的程序员。
五
是不是只有程序员,或者说互联网行业才有996呢?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行业、很多企业、很多单位,加班甚至更严重,比如警察、会计师事务所负责项目审计的、消防员、领导秘书、记者以及媒体从业者、演员、制造业,他们可能没有明文规定的996,但却要一直待命,甚至没有上下班区别,堪称“007工作制”。
这里面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工作制上本身就有特殊性,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在海上油田工作,工作一个月休息一个月,但工作这一个月就不能上陆地,看不见绿色,更别说周末,这算什么工作制?或者工作时间机动,像消防员、记者、警察。
一类是项目制的职业,跟软件工程一样,只要涉及到项目就有deadline就要赶进度,严重加班在所难免。
如果不想接受996式的加班,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选择要做项目的公司,但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做各种项目,不只是程序员,各个业务条线都是,加班不只是程序员的专属。
要不要接受加班/996?冷暖自知,不满意就用脚投票。有人说,996明显违反了劳动法呀——有几个企业是100%遵守劳动法的呢?可能他们不知道,现在依然有很多公司是默认单休,或者“大小周”即单休一周双休一周,人家根本懒得跟你谈什么996工作制;甚至在制造业,一些工人只有跟主管搞好了关系,才有班加,才有加班费拿。
一味地反对加班,无异于“何不食肉糜”。
相关文章
-
终于等到!微信新功能悄悄上线:多机党有福了!
-
讯飞/QQ/搜狗输入法被多家应用商店下架,前者回应称预计1到2周重新上架
-
亚马逊从7月18日起将关闭中国本土电商业务后期重点将变为海购、Kindle和云
-
张一鸣自己都不用头条和抖音?官方辟谣来了
-
【PW早报】任正非罕见接受采访:华为不会遭遇中兴那样的情况
-
苹果potato下载ios,(土豆聊天软件)
-
亚马逊“窃听”到家门口?近期它有点惨!
-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技保中心导航室开展线上执照熟练培训
-
氪记 2018 | 中国民营航天证明自己
-
竞选美国总统,从“肢解”苹果、谷歌开始
-
360投资哪吒汽车29亿元,持股占比超16%
-
王炸!6+2=4?这道题是我输了但小度的营销又火了
-
果粉吐槽微信后台频繁读取相册,手机上这些隐私功能赶紧打开
-
一加明年将在欧洲推出首款5G手机
-
深度资讯|新报告:6万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市场,哪些领域更有前途?
-
罗永浩式招商会:“首席忽悠官”想做下一个李佳琦?
-
前京东商家产品运营负责人袁野:激烈竞争之下,电商新增量在哪?|新商业公开课南京站干货回顾
-
刘兴亮|老家的小吃:碗团
-
2080 Ti莫名起火,英伟达承认GPU有缺陷,财报后股价暴跌19%
-
2021年中国美食社区APP用户规模、用户规模结构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超过400万人24小时内从Epic领了《装机模拟器》
-
阿里巴巴:打造全数字化供应链网络,未来面向全行业开放
-
数据中心从制冷到“智冷”,华为践行“双碳”更进一步
-
易到新股东欲冻结贾跃亭FF股份,乐视反击:韬蕴资本一直没给钱
-
LG投入苹果和英特尔“阵营”,这是要放弃手机业务的节奏?
-
世硕电子乱扔员工证引众怒,涉事人员被开除,官方否认集体性离职
-
2018年最具影响力创新企业有哪些?华为阿里小米包揽前三
-
【钛晨报】华为或将推出“华为搜索”取代谷歌搜索;微信外链管理趋严,飞书或因违规拉取关系链遭封禁
-
电商经营登记意见昨日公布,微商“裸奔”时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