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美国记者发布一条消息,引起欧洲民众沸腾,却遭到盟军打压
原标题:1945年美国记者发布一条消息,引起欧洲民众沸腾,却遭到盟军打压
1945年5月6日,美联社驻欧洲的首席记者爱德华•肯尼迪接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艾森豪威尔将军率领的盟军最高统帅部邀请他前往法国兰斯,与其他16名记者一道,代表新闻媒体和全世界人民共同见证纳粹德国投降的一幕。
可是,到了兰斯,记者们却被告知必须接受一项协议:只有获得军队的允许才能发布新闻。听到这一消息,记者们非常愤怒,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即将丧失率先刊发消息的机会。记者们纷纷向盟军抗议,却遭到了盟军的严词拒绝,面对来自军方强大的政治压力,记者们无奈之下选择了妥协。当德国签署完投降书后,记者们便陆续飞回了巴黎。
在这些记者中,唯有爱德华选择继续留在兰斯。他继续向盟军指挥部打探消息,并不停地询问关于发布消息的具体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45年5月7日,爱德华终于打探到了一则信息:盟军统帅部已经授权德国一个电台公布了投降的消息。爱德华瞬间明白了:盟军要求推迟发布德国投降的消息并非出于军事秘密,而是在等斯大林赶到柏林,再次举行完受降仪式后,再由巴黎、伦敦、莫斯科、华盛顿四地同时发布。
得知这一真相的爱德华犹豫了。他知道,如果自己遵守推迟发布消息的承诺,自己失掉的也许只是一次上头条的机会。反之,如果将德国投降的消息第一时间发布出去,自己必然将面临来自军方的责难。可是,“真相可以等,但绝不是为了政治服务。”想到这,爱德华毫不犹豫地拨通了美联社伦敦分社的电话,用铿锵的语调一字一句地说道:“法国兰斯5月7日电—法国时间今日凌晨2点41分,德国向西方同盟国以及苏联无条件投降。”
消息一经发布,第一时间得知德国投降的民众迅速沸腾起来,他们纷纷涌上街道,载歌载舞,庆祝全体欧洲人民共同的胜利日。
与此同时,爱德华抢先发布新闻的行为惹恼了盟军,他们利用自己强大的政治权力将爱德华驱赶出了法国,并暂时关闭了美联社在全球的分支机构。不仅如此,那些同意暂缓发布消息的记者们集体向艾森豪威尔写了一封抗议信,谴责爱德华抢先发布消息的“不道德”行为。
为了平息全球各大媒体愤怒的情绪,美联社要求爱德华公开道歉。可是,始终将记者的职业准则与操守铭记于心的爱德华,坚定地拒绝了美联社的要求。不久后,爱德华被美联社以违反审查规定为由解雇。一直到67年后,也就是2012年,时任美联社社长终于向媒体发文,向爱德华公开致歉:“当战争结束,消息就不应该被控制,世界需要知道真相。”
爱德华面对强权,顶住了压力,就算遭到了误解甚至被解雇等不公平的待遇,也始终坚持了自己的职业操守。而历史,也终于在67年后,还给了爱德华一个迟到的歉意。
有趣,有料,有深度
关注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
作者|刘 江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相关文章
-
丁俊晖为何没娶潘晓婷?38岁第一美女还单着,将他视为小弟弟
-
他们被处死前留下遗言,有的幽默,有的让人敬佩,有的死不悔改
-
德军名将隆美尔被逼自杀后,他的妻子和儿子,后来生活怎么样
-
二战战犯们,名声都很坏,为何隆美尔却能获得对手的广泛尊重
-
苏德大战仅头18天,苏军就被俘30万人,最后怎么就反败为胜了?
-
一个早上,12名苏军被击毙,其中2人刚从民宅中出来,衣衫不整
-
血缘,必须是构建宗族的基础吗?
-
白刃战中,大刀能干得过鬼子的刺刀?90岁的抗战老兵告诉你真相
-
最后在大陆落网的国民党将军:周恩来亲下指示追捕
-
如果二战中德国不合并奥地利,不闪击波兰,那么英德将瓜分世界
-
人像|Talkingtotheair.
-
美司令公然指责中俄研发超级武器,俄罗斯急忙解释,中国不予理睬
-
美国海军为何在死对头古巴保有基地?
-
《八佰》:站着死VS躺着活,现实与未来的抉择中,我们何去何从?
-
“石家庄碎尸”始末:母子两人残忍被杀,都是“再婚”惹的祸
-
萍乡报里阅档案!1985年全国大型消费交流在萍乡…
-
福建泉州施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以法治守护“世遗之城”
-
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何冷战时期会倒向苏联
-
【今日历史】1月18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二战时期,为何日本战俘不怕苏联士兵,却最怕苏联女军医?
-
武松杀潘金莲和西门庆后为何没有手刃王婆?
-
美国二战网站上的八一三淞沪会战组图:日本侵略军军舰装甲车肆虐上海
-
中国已经放弃了战争索赔,但这个日本律师却一直在帮中国人索赔
-
难怪日本二战时期能够在亚洲兴风作浪,放到欧洲几乎寸步难行
-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搭伙与散伙:始于利益,也终于利益
-
果郡王明明不喜欢纯元,为何要在院里种满梅花?谁看懂了?
-
我的曾祖父是从湖北来宁国的
-
解密彭德怀在朝鲜前线的最后时刻
-
说说“扬州八怪”的历史故事:思想行为与当时的习俗不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