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影视圈 > \

胶片VS数字,全胶片拍摄的得与失

原标题:胶片VS数字,全胶片拍摄的得与失

3月15日,由张猛执导,周冬雨首次担任出品人并特别出演,王锵、曹瑞等主演的电影《阳台上》公映。影片改编自任晓雯的同名中篇小说,讲述男主角张英雄因为父亲在拆迁中被逼死,决定向仇人复仇,结果却喜欢上了仇人的女儿的故事。

作为一部文艺片,《阳台上》首映发布会上就曾被观众质疑为“烂片”。目前,影片上映6天票房不足400万,豆瓣评分6.1分。对此,导演张猛回应,“《阳台上》是一部比较小众的电影,我一直对票房没有太大的期待。反正就希望这部电影能好,希望真正想看这部电影的人能去影院看,这是比较重要的。”

除了影片本身引发不少争议,《阳台上》采用的全胶片拍摄也引发极大关注。毕竟在电影越来越数字化的今天,采用全胶片拍摄显然更加费时费力,不但成本高,后期处理起来也特别麻烦。而导演张猛之所以坚持,除了《阳台上》“体量不大,所以用胶片也还合适”之外,更重要是能带来一种电影独有的“仪式感”。

胶片电影的主流时代已经过去

胶片,从黑白到彩色,从8毫米、16毫米,到标准的35毫米甚至70毫米,数百年来的历史积淀及技术进步,其优秀的感光度和迷人的画质让一众电影人成为它的“忠粉”。

然而,电影作为一门受科技发展驱动的产业,历经多次技术革新、产业换代,最终走到了数字时代,让胶片时代在极盛之后迅速衰退。

现如今,使用胶片拍摄的电影已经越来越少。在华语电影世界,最近几年也就只有《一代宗师》、《聂隐娘》、《箭士柳白猿》、《长江图》等几部胶片作品。

拍摄过《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凶者也》等影片的导演曹保平认为,胶片电影的庄重感消失,票房几乎成为唯一的考量后,电影拍摄也愈发浮躁……

确实,数字化时代,电影市场似乎陷入了一种只要票房高,电影就是好的的怪圈。这将电影的商业属性直接提升到了最重要的位置,而忘了电影本身是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

不可否认,电影数字化时代,技术的进步拓展了电影人创作的想象空间,《阿凡达》、《阿丽塔:战斗天使》、《海王》、《复仇者联盟》、《驯龙高手》等影片中惊奇绚丽的特效技术等,让观众大呼过瘾,爽感爆棚。

但胶片带来的质感是数码拍摄无法取代的,胶片电影带来的踏实感也是电影人难以忘怀的。

早在前几年柯达停止民用交卷的生产时,昆汀·塔伦蒂诺、克里斯托弗·诺兰、贾德·阿帕图和 J·J·艾布拉姆斯等几位大导演就不断地与好莱坞各家制作公司的高层进行谈判,促使环球、华纳兄弟和韦恩斯坦在内的一些合作的电影公司每年购入一定数量的胶片用于拍摄。

昆汀·塔伦蒂诺认为,电影若不能以35厘米胶片形式呈现,那人们不过是在电影院中看电视。诺兰也在奥斯卡科学技术奖的颁奖典礼上表示,胶片电影代表著电影拍摄技术的黄金规格。在他们看来,胶片电影带来的画面层次是数字摄影无法匹敌的。

昆汀·塔伦蒂诺是忠实的胶片爱好者

即便如此,数字技术带来的变革,也让胶片电影的缺陷暴露无遗:费用高昂、流程复杂、受环境气候影响大等,尤其是拍摄效率方面,更是无法与数字技术想匹敌。而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数字电影摄影在色域、色彩还原等方面,快速地向胶片摄影逼近,差距也是越来越小。

毫无疑问的是,无论如何挽留,随着2012年胶片界大佬柯达申请破产,胶片电影的主流时代已经过去。

胶片时代结束,但美学仍在

无论是好莱坞大导演们的胶片保卫战,还是国内导演们对胶片的坚持,都是基于对传统胶片质感的恪守,对美学的坚持,对电影的尊重。

在胶片主流时代已去的今天,坚持胶片拍摄不能说是倒退,也不仅仅是情怀,更是创作的责任感。毕竟胶片那么贵,每一帧都值得创作者们精心对待。嘎啦嘎啦转动的胶片声响,承载的是电影人的敬畏感与自豪感。

现如今,虽然胶片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胶片美学却不会消失。那种胶片带来的宽容度、色域、味道、变化的质感以及充满想象力的发挥空间,吸引着数字创作者们孜孜不断的追求。

于是,诺兰用65毫米IMAX胶片拍摄出了《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并以70毫米IMAX胶片格式上映。昆汀也用65毫米胶片拍摄了《八恶人》,并以70毫米胶片放映。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使用胶片技术拍摄

可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技术怎样进步,美学是永恒不变的追求。对于电影人来说,既要综合掌握数字技术的变革,也应在条件允许下学习传统电影制作的技术与流程,在积极提升自身业务水准的基础上,做到对技术的融会贯通,最终在创作中找到自己的角度,发现属于自己的美学表达方式。无论技术如何进步,电影创作的基础不会丢失,胶片时代形成的美学观念对于后来者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胶片的辉煌时代过去,但是电影作为一种光影艺术,无论使用胶片和数字拍摄,为人们带来的最根本的永远是美学体验。无论技术如何变化,保留初心与工匠精神进行创作,才是电影人最原始的创作“工具”。

文创资讯记者 | 樊佩

本文为“文创资讯”(news.vsochina.com)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