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经》中是如何描述山西的?
原标题:古代《诗经》中是如何描述山西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诗经》的内容反映了周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周时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反映当时晋地社会文化的一部真实史料。 而在“十五国风”里,晋地就占有其二,成为后世考察西周到春秋时期晋文化风采,探寻晋人生活最早、最有力的依据。
“
其中《唐风》和《魏风》19篇不仅反映了唐国和魏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和民生、民情、民风,更保留了唐国和魏国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
1、《唐风》《魏风》出自哪里?
《诗经》中的《魏风》之“魏”并非三家分晋后的魏国,而是在西周就已受封立国的魏国,在今山西芮城县境。唐,帝尧旧都,在《禹贡》冀州之域。周成王以唐地封弟叔虞,史称唐叔虞,后因南有晋水,改国号曰晋。“唐风”产生的地域,大约在今山西省晋南地区。
2、古代晋地的社会风情
《诗经》中的《唐风》《魏风》,很多内容涉及三晋名物及晋人的生存状态,透露出晋地的自然生态状况。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贴近生活,表现了以晋地为代表的周时期的社会风情。“风”是在民间流传的歌谣,更能表达当时人们的生活与愿望。
《魏风》开篇的《葛履》是最古老的一篇缝衣曲,描写了缝衣女工之辛劳,寄托了她们的无限惆怅。在男耕女织的古代社会,采桑养蚕是女性生活的重要内容,又是女性走上田野、展示风采的时机。 《十亩之间》就是一首采桑者之歌。歌中唱道:“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妇女采桑,且劳且歌,其乐融融。
在《汾沮洳》中,也有对妇女采桑的描写,“彼汾一方,言采其桑”。通过对采桑的多方叙说,表现了她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传统美德。类似的劳动场景还有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的伐木歌等等。
3、古代晋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魏风》和《唐风》所描述的多是劳动和生活场景,但其中也透露出社会的不公与黑暗,表现了劳动者的勤俭淳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心之忧之,其谁知之。”“心之忧之,聊以行国。”体现了“知识阶层”对自身生活状况的不满和对社会前景的担忧。《伐檀》中寓骂于笑的忍耐乐观,《硕鼠》里愤怒呼喊之中还要“适彼乐土”的殷殷期盼均表达了一种人生追求。《鸨羽》大呼“悠悠苍天,曷其有极”,反映出人们勇于突破束缚、向权威挑战的思想。
《唐风》和《魏风》中还有一些作品描写美好的田园风光,表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赞美,有的则歌颂爱情、婚姻和家庭,如《十亩之间》《椒聊》《绸缪》《无衣》等。
相关文章
-
书画大师宋徽宗、能工巧匠明熹宗:皇位没有爱好重要
-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故园长歌——五集电视文献纪录片解说词
-
中国汉字为什么要用外国字母做拼音
-
开国将领中共有十位独臂将军,但是后来成就最大的,却是这位中将
-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分析
-
一个粽子消化了3年?《西游记》里的端午节竟然这么不安康
-
读明史:穿越时空看历史,明太祖的崛起从改名为朱元璋开始。
-
文物出土时被压变了形,修复后惊艳世界,现代工艺无法将它复制
-
你们不知道的四大才子,除了祝枝山之外,其余的没一个有好下场
-
古墓出土先秦竹简,专家激动不已,原来孙武与孙膑不是同一人
-
绝世美人虞姬死亡之谜:死后为何会身首异处!
-
老人带玉碗鉴宝,称老友临别时所赠,专家鉴定后老人热泪盈眶
-
彭德怀思念一生的女人,77岁写诗悼念前夫让世人泪流满面
-
西游最牛的神仙是谁?逼菩提现身,驳如来面子,玉帝将他奉若上宾
-
上古八大姓有哪八姓 盘点上古八大姓
-
叶永烈揭秘:“铲共专家”诱使顾顺章叛变 道出了中共重要机密
-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大月氏、夏国等(曾两次出使西域)
-
无鼻角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6800万年前)
-
世界最长恐龙:梁龙 最长超过30米(光尾巴就长达14米)
-
【党史学习教育】百个瞬间说百年:1963,“向雷锋同志学习”
-
德国为什么不叫普鲁士 德国保留原名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
苏东坡最豪气、最狂、最有江湖地位的一首诗,其中两句,脍炙人口
-
1949年的一本书,提前曝光了十大元帅名单
-
做人大气,必有大财
-
打败甄嬛获皇帝恩宠,淳儿哪里傻白甜?她1句话露出马脚
-
不结婚就犯法,在古代想单身有多难
-
四大发明家分别是谁 特斯拉是人类历史上最无私的发明者
-
琼中“百花岭”名称由来
-
走进伏羲庙,探索华夏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