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线|微信“好看”变“在看”后,你会更愿意阅读吗?
原标题:最前线 | 微信“好看”变“在看”后,你会更愿意阅读吗?
36氪观察到,3月14日晚,微信“好看”又一次更新,改为“在看”;打开微信“看一看”,Tab栏的“好看”也改成了“朋友在看”,而且文章列表中第一点击该篇文章的人,在其昵称右上角新增了一个爱心小图标,点击后会显示为“黄色小心心”。
爱心小图标相当于一种社交奖励,让第一个“在看”的好友收获更多赞同,加强与好友的互动,激励用户发现并分享优质内容。
注:目前,“好看”改“朋友在看”并没有在所有版本手机更新
看似简单的优化行为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用户点赞的压力,激发用户分享好的内容。
微信7.0大改版后,公众号文章底部的“点赞”变成了“好看”,图标也发生了变化。点击“好看”后,文章会分享到“发现——看一看”,用户可以写评论,进行互动。
“好看”相当于一个推荐机制,是一个新的内容分发渠道,对于用户粘性强的原创帐号是有一定益处的,有利于增加流量。但对于普通用户,“好看”意味着对内容的评判,反映着自己的认知,所以有时不敢轻易点击“好看”。
然而,“好看”改为“在看”意味着推荐逻辑变了。“好看”是一种态度上的肯定,分享的内容应该是好的;“在看”是一种阅读状态,失去了感情色彩,态度上变得更中性,是一种纯信息分享。
微信在推荐机制上不断进行优化,这与公众号整体打开率萎靡并持续下滑有很大关系。根据新榜的统计数据,2018 年公众号平均阅读数比 2017 年下降约 33%,连续第二年下滑。
面对严峻的现实,微信不断求变,注重增强用户间的互动,强化他们的社交关系;希望通过不断减少用户筛选优质内容的成本,重新激活内容生态。
“好看”变“在看”貌似让分享变得更轻松了。但问题是,无论“好看”还是“在看”,分享逻辑都大致相同,对于腾讯而言,则是其加强向头部内容引流的一种尝试。但想依靠它来“激活内容生态”,似乎还并不够。
相关文章
-
近期苹果、Facebook等科技巨头股价缘何不断下跌?
-
最前线|人工智能该不该有道德观?阿里罗汉堂发布了关于数字经济的十个问题
-
短视频抢了直播饭碗,花椒、映客们逆袭抖音、快手无门
-
不要以为浏览不健康内容无人知,手机出现这三种情况,请尽快收手
-
物美击败永辉,拿下麦德龙中国,全靠这个绝活儿
-
导演手记|《一级响应》:什么留下了,什么会被忘记
-
微软Chromium版Edge浏览器正式在WindowsUpdate中出现
-
食品营销矩阵大幕拉开,罗永浩直播首秀助力几何?
-
拼多多发布2018年Q3财报 活跃买家同比增长144%
-
印刷油墨消泡剂,让你来到五彩无泡的世界
-
发票打印机驱动怎么安装步骤
-
唱好“先分期后开卡”的信用卡新模式是妄想狂欢
-
OPPO开始自研芯片?联发科高管加盟,苹果华为要注意了
-
36氪独家|蔚来汽车软件负责人庄莉离职,软件团队分拆汇报线
-
深度丨要版权保护,不要视觉中国
-
未来,统计学很有用
-
选场景降成本,云知声「自主造芯」的思与辨
-
企业微信直播设置
-
共享出行双寡头Uber/Lyft的中场战事,Google才是最大赢家
-
数据产品着眼点不同,核心价值也不同
-
A站抢注「哔哩哔哩」商标,B站上诉被驳回;红杉回应投资熊猫直播;锤子科技子公司畅呼吸卖身优点科技
-
商业智能BI主流趋势下的竞品分析和运营思路浅析
-
人社部回应延迟退休,苹果正开发可折叠iPhone,哪吒票房破30亿
-
联手爱回收成立合资公司,京东能否重塑二手商品交易市场?
-
除了1元盗版,《流浪地球》还要攻克1星水军,比取真经还难
-
这家号称专业做中台服务的公司,怎么看上去像个外包公司?
-
腾讯急转弯,“甩下”腾讯系
-
变频空调和定频空调的区别和优缺点
-
全球IPv4地址正式耗尽IPv6新体系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