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最悲催的国宝,曾被冲进下水道?

原标题:最悲催的国宝,曾被冲进下水道?

全文共919字 | 阅读需3分钟

这件国宝的名字,你读对了吗?

1972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素纱襌(dān)衣”

这件衣服仅49克,不足一两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缭绫》中写道: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

看来他不是在使用夸张这一修辞手法!

素纱襌衣举之若无

一手握住甚至还有盈余

代表了西汉初期丝织技术的发达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来见识一下这巅峰的存在!

请认准我的名字好吗

“素纱襌衣”这一名称来自出土谴册(墓葬清单)。《说文解字》这样解释“襌”:衣而无里,谓之襌——其实就是“单衣”。

不过这件西汉文物曾被误传为“素纱禅衣”。“禅”字乃佛教用语,而佛教是在东汉末年才传入中原的,所以这误传有点滑稽了,就好像清朝电视剧里出现了“超声波毛笔”一样。

辛追夫人“皮肤超好”

衣服的主人辛追夫人,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考古人员在马王堆汉墓发现她的遗体时,这件襌衣就在随葬的竹箱内。最令人震惊的是,辛追夫人尸体并未腐烂,而且头发光鲜,皮肤湿润。这一发现在全球考古界引起了轰动。

辛追夫人复原蜡像

仿制失败:蚕宝宝的锅

素纱襌衣衣长125厘米,通袖长190厘米,整件薄纱仅49克,大概是因为蚕丝太精致了。

织物的蚕丝纤度有一个计量单位叫“旦”(每9000米长的单丝重量就是“一旦”,旦数越小,丝纤度越细)。

据测定,素纱襌衣只有10.2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足见汉西汉丝织技术之发达。

马王堆汉墓文物珍品省外展出

湖南博物馆曾委托某研究所复制这件文物,但首个复制品竟重达80克。专家研究发现,原来是蚕宝宝的“锅”——如今的蚕变肥了,吐的丝比古代要粗重太多。

后来,他们着手研究特殊的蚕饲料,以控制蚕的个头。当49.5克的仿真品终于诞生之时,13年已经过去。为专家的心血鞠躬!

国宝被冲进下水道

其实马王堆汉墓一共出土了2件素纱襌衣,一件重49克,一件48克。遗憾的是,更轻的那一件已被损毁。

1983年,一名盗贼独自潜入湖南省博物馆,将38件文物带回了家,其中包括了这两件素纱襌衣。他的母亲销赃以保护儿子,将部分文物烧毁并冲进下水道。

虽说二人最后都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但那另外一件素纱襌衣就这样永远消失了,而现存的这一件也遭到严重损坏,这真是一件让人很痛心的事情。

现在,这仅存的一件素纱襌衣静静地躺在湖南省博物馆中,述说着我国古代高超的丝绸制作工艺。

来源:央视百家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褚时健去世!享年91岁,一代传奇落幕!他的人生智慧值得回味

河南省为什么简称豫

胆大包天的内务府

北望刘琨

这个“骗子”曾忽悠马云10亿,10年后拯救了阿里巴巴,顺带赚了4500亿!

传统文化中,桃木剑为何能辟邪驱鬼?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