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说,中国古代帝王15晚要临幸121人……皇帝真的那么累吗?丨轻科普
原标题:BBC说,中国古代帝王 15 晚要临幸 121 人……皇帝真的那么累吗?丨轻科普
撰稿:向前
近日,BBC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篇名为《数学与皇帝嫔妃侍寝安排的关系》的文章本来是想歌颂一下中国古人在数学上的伟大成就,但却剑走偏锋地挑了个皇帝后宫侍寝的刁钻角度。文中提到,“数学在嫔妃侍寝方面的重要性不可小视,因为中国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众多,皇帝要以15天为一个周期,轮流临幸121名嫔妃,就很需要数学逻辑。”并且还引用了《周礼》中的记载:
(图片均源自网络)
对于这一段,BBC是这样解释的——
总结起来,皇帝一个月的夜生活大致这样安排:第一天皇后陪,第二天三夫人陪,第三天九嫔陪,后三晚是二十七世妇,再之后的九晚是八十一御妻(或称女御),等到下半个月顺序反过来再来一遍。
加起来一算,皇帝要在15天里雨露均沾121位后宫在编人员,一个月算下来就是242人次。
文章最后还不无同情地表达了对中国古代帝王体力的认可——
文章既出,全民轰动。当然,人们对中国的数学成就并不关心,显然对这组“15天121人”的数据更感兴趣一点。
本文并不想从实操层面探讨这些数字的意义,而是想从中国古代帝王的实际后宫生活情况告诉你——
皇帝,可能没你想得那么累。
提到皇帝后宫的侍寝,我们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电视剧中喜闻乐见的“翻牌子”。但其实,“翻牌子”这种玄学侍寝规则始于明朝,在清朝正式发扬光大。至于明清之前妃子们怎么侍寝,我们一会再说。
我们大致能够从很多影视作品中了解“翻牌子”的具体操作流程:
皇帝晚饭时,敬事房(负责皇帝夜生活的专门机构)的太监会连同御膳一起送来一个银盘,银盘里装的是各个妃子的名牌,皇帝随便选一个,把代表某一妃子的名牌翻过来,就表示皇帝晚上要临幸她,敬事房太监便会赶忙通知后宫沐浴更衣做好准备。
明清的时候,皇帝一般不会去妃子们那过夜,妃子会被太监送到皇帝的寝宫。太监们会把一丝不挂的妃子卷在一床被子里抬到皇帝那,据说这样是为了防止带凶器刺杀皇帝。
当然,男女之事皇帝也要做一些准备。皇帝需要光着躺在床上,把脚露在帷帐外面。这样做是方便妃子分清皇帝头尾,以防压到龙头……
等到嫔妃爬进去了以后,皇帝先B——,然后再B——,最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搜索结果不予显示,这就算完活了。
至于大家普遍关心的皇上龙体能不能扛得住的问题,其实也大可不必替人家担心。
就拿清朝皇帝来说,“翻牌子”游戏规则明文规定:牌子不能一次翻俩。
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为皇帝的身体健康考虑。并且,皇帝在翻牌子的时候有说“不”的权利,如果晚上身体不方便或者没有兴致,只消说句“退下”,敬事房的人便会托着银盘悄悄退下,不再打扰。
每次侍寝的时间也有严格规定,一般为半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一小时。时间快到的时候,全程趴墙根的太监便会提醒皇帝“时候到了”,也就是问加不加钟的意思。
如果皇帝假装听不见问了三遍都没回复,太监们便会一拥而入,以防皇帝发生不测。
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皇上,正在兴头上,外面有个声音一直问你:怎么啦?好没好?还要多久?还要时刻提防一会儿会不会有一群人突然冲进来强势围观,就算床上的人貌若天仙,估计你也很快就会兴致全无。
明清以前,像翻牌子这么高科技的玩法还没发明出来,但各朝各代的皇帝都琢磨出了属于自己的侍寝制度。
西晋武帝司马炎,自登基后便开始张罗着组建自己的后宫天团,博选天下美女,史料称“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魏元帝及吴末帝孙皓的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司马炎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后宫人数逾万的“万员户”。
但这么多人怎么排班也是个问题,晋武帝想出了个“羊车选妃”的方法:晋武帝驾着羊车在宫里乱转,羊车停到哪个妃子的门前便在哪里下车,与妃子饮酒作乐,欢度夜生活。有宫人为求宠幸,会使出竹叶擦地、盐汁洒地,以吸引羊车停下的小伎俩。
唐朝皇帝同样是陪睡困难大户。
开元年间,天下太平,唐玄宗没啥事干,便开始研究起了美女。唐代广采天下美女,但凡长得好看,不论出身,一视同仁,正因如此出现了有妃子出身青楼的历史奇观。据统计,算上三宫六院和东都洛阳,所有的嫔妃侍女加起来有四万之多。
但唐玄宗并没有因此患上选择困难症,他发明了一种“投钱赌寝”的玩法,说白了就是让妃子们掷骰子,谁的点大晚上谁陪寝。骰子在那个时代地位飙升,在宫里人们称其为“锉角媒人”。
到了唐明皇,又发展出了“随蝶施爱”。让众多妃子插戴鲜花,唐明皇捉一只蝴蝶,然后把它放飞,看它落到哪位妃子的身上,当晚便由那位妃子侍寝。后来,杨贵妃专宠,随蝶施爱这种选妃侍寝的游戏,才正式被废止。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唐敬宗李湛把会玩发展到新的高度。他特制了一种纸箭,纸箭头里裹着麝香或龙涎香之类的香粉末。召集好嫔妃,一箭射过去,被射中者登时香气四溢,便被选中当晚陪寝。这种纸箭因此被称为“风流箭”。
回到那篇BBC的报道,虽然古代侍寝规则影响了中国的大多数朝代,但真正严格按照《周礼》记述的那样行房的皇帝实则少之又少。至于大家普遍关心的数量问题,基本可以确定的是: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些人只是在规定的时日内选出一个人单独陪皇帝,并不会出现大家想象中的1V81的壮观场景,毕竟——
皇帝是一国之君,龙体安康是国家大事,关系国家安危和未来发展,岂能胡来!
标题图来自《甄嬛传》剧照
相关文章
-
《雪中悍刀行》张扶摇:坐镇人间八百年,我于世间真无敌
-
棒爪龙:意大利小型食肉恐龙(体长2米/1亿1300万年前)
-
凌烟阁为什么没有徐茂公程咬金:徐茂公为虚构(程咬金改名)
-
末代皇帝溥仪的后代是谁?没有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
慈禧的名字是什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有什么特别含义
-
开国少将受了重伤,领导让他坐担架,他说你这是瞧不起我
-
最原始的驰龙科:纤细盗龙 体长仅90厘米(于中国辽宁发掘)
-
回忆:那段数十万日本女性被卖出海外的殖民史
-
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谁 曹植(源自于七步诗中的句子)
-
南京城最大的一座水关,可藏兵屯粮、走水行船,防止敌人潜水进城
-
上古神话中有个战神,他名气很大,实力却一般,战败后被天帝封印
-
红花园汉墓出土花纹砖,砖上有45句“口诀”,让它成为一级国宝
-
唯一短颈梁龙科恐龙:叉龙 只吃矮植被植物(脖子短粗)
-
贪官被抄家后,这类人最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
志愿军和德军战斗力谁更强?英国上将一句话道出真相
-
皇帝倒了杯毒酒说:祝弟弟活千岁!弟弟说了11个字,竟救自己一命
-
是谁废除了禅让制 究竟是启还是谁
-
桑塔纳盗龙:南美洲小型食肉恐龙(长2米/9900万年前)
-
郑庄公戒饬守臣 郑庄公的智谋与权术
-
廓羽盗龙:拥有拍翼飞行特征(最小1米/化石分布极广)
-
唐代宗的皇后是谁?
-
年度历史图书选摘|中国乡村
-
汉武帝才是精致的猪猪男孩
-
川汇消防红门广播!(第二期)
-
晓龙:四川小型植食性恐龙(长1米/食肉恐龙的最佳口粮)
-
成型的社会—炎帝姜宜和姜来
-
7月9日丨“福州窗”邀您每日学党史
-
沉龙:非洲大型鸟脚类恐龙(体长9米/长有巨大拇指)
-
盘点中国古代十三大美男子排行:潘安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