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除了七个甲级战犯,还有这个人也被处以绞刑
原标题:二战后,日本除了七个甲级战犯,还有这个人也被处以绞刑
大家都知道,在二战后的东京审判中,共有七个甲级战犯被处以绞刑,分别为:东条英机、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坂垣征四郎、武藤章、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处以绞刑的时间是1948年12月23日。
但实际上,除了这七个甲级战犯,还有一个人也被处以绞刑,时间也更早,就是被称为“马来之虎”的日军大将山下奉文。
山下奉文算是日本陆军中的“翘楚”,也是二战期间日军将领中仅有的两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人物之一,另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山本五十六。
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山下奉文率日军第25军进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不仅一举拿下了英军重兵防守的新加坡海军基地,还凭借弱势兵力重创英澳联军,逼得英军司令帕西瓦尔走投无路最终投降。一时间,在东南亚地区几乎难以找到与之匹敌的对手,所以山下奉文才有了“马来之虎”这样的绰号。
当然,山下奉文这样的战争狂人可不仅仅是染指东南亚,早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际,他就已经在中国战场上露过面了。大家是否还记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将军?当时围攻佟麟阁将军导致其阵亡的,正是山下奉文率领的日本步兵第40旅团。
伴随着这些疯狂的战绩的,自然是罄竹难书的罪行了。
1945年10月6日,身在菲律宾的山下奉文被逮捕,两天之后,针对他的审讯工作旋即展开。在审判山下奉文的现场,几乎可以用“场面盛大”来形容,除了审判长、检察官等主角外,300人的旁听席都挤满了人,而在审判途中,还不断有新的证人加入进来,既有亲身经历的受害者,也有受害者的家人,仅仅是记录受害人对他的控诉,就足足写了2900多页纸。
通过最后的汇总,法庭共对山下奉文提出了高达123项的控诉,这其中就包括1945年初震惊一时的马尼拉大屠杀,近13万菲律宾人惨遭杀害,马尼拉城几乎毁于一旦。在宣读这份罪状的时候,甚至连首席检察官罗伯特·科尔都因为难以容忍而当庭痛骂山下奉文。
反观山下奉文,虽然配有6名诉讼律师,但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几乎没有提出过任何的反驳意见,自始至终只有一句话:“我并不知情,但我不会说我没有责任。”
不得不说,这招“以退为进”用的很好,一方面积极承认罪责,表现了良好的认罪态度,另一方面又巧妙地为自己辩护:这些我都是不知情的。言外之意,就是这些罪行都是我的部下犯下的,跟我的关系不大。
他的这一招,还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在1945年12月5日的国际特派员组首轮不记名投票中,竟然通过了山下奉文无罪的主张。
幸而,这样的票选结果并不是最后的决议,在12月7日的新一轮法官投票中,又几乎全票通过了对山下奉文处以绞刑的决定。这样的结果,可以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就连山下奉文本人,也是长叹一声。
1946年2月23日凌晨2点50分,山下奉文被处以绞刑。曾称霸东南亚的“马来之虎”就这样唏嘘落幕,也算是罪有应得了!
据说,在他行刑前,他曾经的同事森田觉问他还有什么遗言,他说:“一个人的本性在上学以前,是在他的母亲下培养出来的。我的遗言是:提高妇女的教养,培养好的母亲。请告诉祖国,我对祖国只有这个愿望。”
相关文章
-
摩尔多瓦曾是罗马尼亚的领土,后来怎么独立成国的?
-
山本五十六对日军有多重要?为何说他的死宣告日军太平洋战争失败
-
“远东最美的珍珠”黄蕙兰:以“光腿穿旗袍”惊艳了整个上海滩!
-
中国高级将领为何在中条山之战中接连阵亡
-
雍正四个女儿为何一个封和硕公主,三个没有封号
-
二战中苏军不敢和日军拼刺刀?苏军:不是不敢,是因为没必要
-
非洲魔头阿明,乌干达的末代独裁者,他到底有多残暴?
-
历代赞普传略:吐蕃时期史传文学中的“文化价值担当”
-
日本之所以能成功偷袭珍珠港,这个人得占到一半的功劳
-
[图文]革命英烈张秋人 杰出的宣传鼓动家
-
[图文]阎锡山部“太原五百完人”神话真相披露
-
大口径没良心炮,它的巨大的威力,曾炸的敌人沉默半小时
-
这个国家盛产美女,百姓过着富足悠闲的生活,现在却靠捡垃圾生活
-
爱尔兰独立:一场由土豆引发的纠纷
-
历史难相忘,追思祭亡灵——盱眙县天泉湖小学开展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
包青天为什么要斩公孙策,挥泪斩公孙策?真相让人大跌眼镜
-
歼20都已批产,为何成飞还生产这种15年没改进的老款歼10?
-
探秘俄罗斯总统的收入、财产往事
-
上色老照片:第三帝国时期狂热的希特勒青年团,时刻准备加入战争
-
黑格尔:中国只有朝代的轮回,却无真正的历史,这种说法对吗
-
她是冠绝后宫的宠妃,曾对皇后颐指气使,下场却比戚夫人还惨
-
出兵十万也没拿下,为何印度会在小国斯里兰卡这吃了哑巴亏?
-
《佐罗》饰演者阿兰德龙如今年迈多病决心要安乐死
-
张子强死后,其妻携20亿逃往美国,成最大赢家,现状如何?
-
白江之战:中国史上第一场以少胜多的抗日战争
-
日本大正天皇葬礼罕见彩照:场面恢弘,与生前被嫌弃形成鲜明对比
-
鸣梁海峡之战:必死之战为何能反败为胜
-
解放军出动坦克部队近战拼刺刀,冲锋8公里歼灭越军2个排
-
历史上的今天|清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焦循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