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社会万象 > \

收编莱芜,济南能否打造“强省会”?

原标题:收编莱芜, 济南能否打造“强省会”?

收编莱芜,

济南能否打造“强省会”?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周群峰

本文首发于总第887期《中国新闻周刊》

新年伊始,存在了26年的山东省地级市莱芜成为历史。“莱日方长,后会芜期”成为这座小城的流行语。

1月9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以原莱芜市莱城区的行政区域为莱芜区的行政区域;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

1992年,县级市莱芜从泰安市划拨出来升格为地级市,很多老莱芜人用 “生在泰安、长在莱芜、老在济南”来调侃自己的经历。

调整之后,济南由原来的下辖8区两县变为10区2县;区划面积由7998平方公里增为10244.33平方公里,总人口由732.12万人升至869.75万人。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次合并不能浅显地理解为济南把莱芜“吃了”。这次调整,如果只是两市的面积、人口和GDP的累加,就没有意义。合并是让济南对周边城市输出更好的服务,而不是把周边的资源吸收过来,形成更严重的发展鸿沟。长时间以来,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对周边城市的社会、经济引领带动作用不足。这次合并符合济南打造强省会的战略。

“并非物理性拼凑”

1月9日上午,山东省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动员部署推进区划调整工作。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主持并宣读《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的批复》。

为了落实此事,山东省专门成立了联合工作组,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任组长,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市委副书记苏树伟、原莱芜市委副书记张宏伟任副组长。

1月15日,济南市编办印发《关于调整莱芜市纪委廉政教育中心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对306个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进行调整。

《中国新闻周刊》从该《通知》所附的《行政区划调整后事业单位调整情况表》中看到,这些原莱芜市的事业单位调整后,基本都变成了以“济南”打头的事业单位,并明确了主管部门。比如,原莱芜市纪委廉政教育中心调整后名称为济南市纪检监察干部学校,主管部门为济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机关;原莱芜市广播电视台调整后为济南广播电视台鲁中传媒中心,主管部门为济南市委宣传部;原莱芜市公路管理局调整后名称为济南市第二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管部门为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委……

1月16日零点,原莱芜市莱城区政府和钢城区牌匾,分别变更为“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和“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政府”。济南市政府官网的区县政府一栏新增莱芜区、钢城区。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福一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两市的合并不是拉郎配,更不是板块的物理性拼凑,而是结合两市互补性、地缘关系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

莱芜以知识技术、数据信息等为生产要素的新动能支撑不够,吸引这些新要素的能力也有限,而济南是这些生产要素的富集地带,可以给莱芜提供良好的支撑。“原莱芜市区域小,调动资源的能力有限,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两市合并后,有利于莱芜的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

高福一举例称,近些年来,莱芜在医药、健康、农业、旅游、新材料等行业也有发展需要,济南医学、医药等行业比较成熟,两市合并后,能突破区划壁垒,更好地促进莱芜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

他认为,两市合并有利于增强济南的综合实力,对鲁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会逐渐显现,也有利于济南、青岛这两大山东核心城市,在整个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建设中,起到更显著的提升和拉动作用。“济南与莱芜的合并,现在还是物理变化。今后,怎么上升为化学变化,还需要多方合作,形成新能量。”

合并前,莱芜是山东省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地级市(总面积2246.33平方公里,人口137.58万),但是矿产、能源丰富。公开资料显示,其境内已发现煤、铁、金、铜等42个矿种,其中铁矿石储量4.5亿吨。主要企业有山钢莱芜钢铁(集团)总公司、中国五矿集团鲁中冶金矿山总公司等, 钢铁一直是莱芜的主导产业,最高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60%以上。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原莱芜市面积小,没有县域作为腹地,行政区域过于细碎,导致其腾挪空间太小。由于经济严重依赖钢铁产业,一旦钢铁出现产能过剩,经济上就将受到冲击,导致财政吃紧。

原莱芜市的经济总量在山东省各地市排名中长期垫底,作为一个地级市,其经济总量甚至不如同省很多区、县(县级市)。比如,在2018年上半年,烟台龙口市、威海荣成市、青岛黄岛区、济南历下区等14个区、县(县级市)GDP均高于莱芜(499.95亿元)。

2017年底,时任莱芜市莱城区委书记马保岭出席中国能源互联网大会时表示:“莱芜市是山东最艰辛的城市,这几年也经历了转型的痛苦,再按老路子走不下去了。”

济南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烦恼。

该市目前城市发展战略是“东拓、西进、南控、北跨”。目前,东拓西进基本完成了,向北发展时,因遇到黄河阻隔,济南市计划至2040年,建成26条跨河桥梁隧道。

从行政区划上,济南南面是泰山余脉,北依黄河。南北一山一水的地形,也使得济南发展受限。在迈开北跨的步子后,以怎样的方式南伸也值得思考。

董彦岭认为,济南向南发展受制于南部山区要控制性发展,所以紧邻南部山区的原莱芜市被纳入济南发展的“大盘子”,在地缘上两市接近,具有一体化发展的先天优势。

目前,山东省最新版地图已亮相山东省各大新华书店。从地图上看,济南合并莱芜以后,济南由原来的狭长型格局变为了“人”字形。有网友称,济莱合并,取长补短后,济南也终于学会了两条腿走路。

1月26日,济南市发改委主任张曰良接受《齐鲁晚报》采访时表示,目前,济南市发改委正在积极谋划莱芜、钢城“两区”发展定位,推动济莱产业、功能无缝衔接。城市功能方面,将定位为省会副中心。

强省会战略

多位受访者称,莱芜并入济南并非突发奇想。

高福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两市合并经历了很长时间的酝酿期。2013年8月,山东省政府印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建设“济莱协作区”的概念。从此,莱芜并入济南,开始成为山东热议的话题。

山东省这次区划调整,也被认为有助推强省会战略,改变“大省小省会”的尴尬处境。

山东是经济大省,GDP常年位列全国三甲。山东有三个“一”:GDP过一万亿美元,人口近一亿,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在2016年中国城市GDP百强,山东有15个城市入围,数量居全国各省首位。但其“大省小省会”特点在全国最为典型。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河南的GDP只有山东的60%,郑州占到全省的19.8%;安徽经济总量只有山东的三分之一,合肥占到安徽的25.7%;武汉占全省37%、长沙占全省29%。而济南占全省不到9.73%,差距明显。

2017年2月,山东两会现场,时任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就提到这组数据,并建议举全省之力实施省会战略。“山东经济实力雄厚,但群山无峰,缺少一个带动力强的核心城市”“济南好,大家好;济南强,山东强;济南隆起,全省受益”。

他说,作为省会,济南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北面是京津冀城市群,南面则面临着南京、合肥这些城市的强劲压力,西面的郑州不久前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

王文涛表示,“郑州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刺激。我们再不奋起直追,很有可能形成中间塌陷。”

济南的GDP长期落后于青岛,2004年后济南还被烟台反超,济南在山东的“老二”位置也被抢走,山东的经济三强长时间处于青岛、烟台、济南的格局。

从城市首位度分析,2017年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济南的首位度仅为9.9%,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低于10%的省会。

城市首位度是衡量一座城市中心属性和带动力的重要指标,其有多种计算方法,国内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以一个城市的GDP在全省的占比视为城市首位度。

济南与滨州、德州、聊城、泰安、淄博、莱芜等周边城市基本上都能一小时多车程,但是对周边城市带动力不足,没有发挥好省会城市 “老大哥” 的引领作用。

去年底,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陆续公布,其中称济南 “龙头作用不够”“省会作用不够”“中心城市作用不够”。

2018年初,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加快实施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支持青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淄博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省级示范区建设。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福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城市的发展有一个从集聚到扩散,再从集聚到扩散的过程。做大做强省会城市,能够发挥好集聚能力,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2017年1月,山东省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全面对接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做优做强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远期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全面建成发展活力足、一体化程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国家级城市群”。

关于两市合并后,有利于济南晋级国家中心城市的观点,高福一称,国家中心城市的确立为一个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但主要还得看城市自身的吸引力,看城市在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和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中能起到什么样的担当作用。“上海发展之初,长三角的很多城市也不服上海,后来上海自身发展后,很多周边城市都主动融入。同样的道理,济南自身产业发展起来后,周边城市也会自然过来对接。”

两市合并后,济南在经济总量和首位度势必出现增幅。

值得注意的是,在济南合并莱芜之前,全国已有多省通过合并县级市、地级市、开发区等,提高了省会首位度。

比如,2011年,安徽省撤销地级市巢湖市,改为县级市巢湖市,由省直辖,合肥市代管;2014年,浙江省撤销富阳市,设立杭州市富阳区;2016年,四川省将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2017年,西安代管西咸新区……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认为,行政区划是政府看得见的手在操作,但省会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不是简单地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就能实现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让一个地区的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发展得更好。

济南要想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就要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和指导性。政府要围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做该做的事情,处理好生态环境、基础设置互联互通等。“如果实现不了公共服务、区域服务一体化,就解决不好莱芜和济南的协同发展问题。” 张国华说。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山东的产业以国企为主导,济南和莱芜的这一特点也体现得非常明显,有这种特点的政府,一般效率相对较低。两市合并后,如何去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更好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1+1>2的目标,值得观察与期待。

人事问题

1月9日,在山东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省委书记刘家义强调把区划调整作为锻炼和检验干部的“考场”,重点提拔使用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

历次区划调整、机关撤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人事安排,两市合并后,原莱芜市领导的新的人事安排也陆续展开。

原莱芜市副市长武树华出任新成立的济南市钢城区区委书记;原莱芜市钢城区区长曹殿军任济南市钢城区区长;原莱芜市莱城区区委书记马保岭任济南市莱芜区区委书记;原莱芜市莱城区区长秦蕾任济南市莱芜区区长。

值得注意的是,济南是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其下设各区县的行政级别为副厅级。两市合并后,莱芜区和钢城区也由正处级升为副厅级。武树华虽然由原莱芜市副市长改任区委书记,但级别仍为副厅。曹殿军、马保岭、秦蕾则由正处级升为副厅级。

其他多位原莱芜市主要官员的新职务也陆续公布。

1月30日,原莱芜市政协主席张作平,当选济南市政协副主席。

2月1日,山东省人社厅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原莱芜市市委书记梅建华改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2月2日,日照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七次会议,原莱芜市副市长郑德庆被任命为日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而据威海新闻网消息,原莱芜市委副书记张宏伟已经调任威海市委副书记。

《南方周末》报道称,作为此次行政区划调整中被波及最大的一个群体,原莱芜市各市直单位的干部将全部“划转”至济南市的对口单位。有人估计,算上事业单位,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原莱芜市干部将近万人。济南是否有能力“消化”,目前仍是未知数。

合并之后,行政机关干部的对口接收工作迅速展开。

《济南日报》称,1月21日上午,济南市相关部门分别举办迎新会,欢迎莱芜划转人员报到。

董彦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两市合并后,还需要处理好干部任用、社会保障等问题。“不过,这种人事上的问题,都是短期的。现在,政府精简机构、简政放权是大势所趋,否则财政问题和老龄化问题等,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大压力。所以从这方面说,合并带来的人事问题只是阵痛,从长期来说是利好的。”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