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大局已定,你最喜欢哪部?
原标题:春节档大局已定,你最喜欢哪部?
到今天为止,春节档的电影差不多全部看完了。
因为今年在北京,不用走亲戚,可以随时看电影,比较自在。我知道身边有的朋友,大年初一当天几乎就睡影院,一部接一部看。
惬意哦。
今年春节档大年初一票房14.55亿,打破了去年大盘保持的12.77亿的单日最高纪录,并成功刷新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的新高。
但是,实际的观影人次是比去年少的。
因为票价贵了,死贵。
我们会在之后写一篇「春节档大复盘」的专稿来聊这几年票房和市场的走势,以及票价死贵后的一地鸡毛。杀鸡取卵也好,收割韭菜也罢,数据会说话。
今年一共看了七部,《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廉政风云》、《神探蒲松龄》、《小猪佩奇过大年》。
前面4部依次都发了长文,大家可以查阅。
今天重点说一下后面三部吧。
在此之前,再提一句《新喜剧之王》。
因为目前各大平台的分数并不高,在豆瓣分数甚至不到6分了,但是我个人非常喜欢。星爷还是星爷,一直没变,我其实喜欢他的“不变”。
喜欢就要大声说嘛,这没什么难以启齿的。
周星驰喜剧电影的精神内核还是悲剧,他是唯一把悲剧做到极致的。
他剧中主人公没有尊严,没有尊严还不行,还要被踩在地上摩擦,摩擦还不行,还要淬一口吐沫,尹天仇,如梦都是如此。
所以在最后,这种共情力才会达到高潮。周星驰能让你在他的电影里面收获感动。
虽然这种高潮是戏剧的高潮,世俗的成功能够博取廉价的眼泪,这是贺岁片的一个手段,当年香港电影还专门有大家主创一起出来给大家拜年的镜头,直接放在片尾。
这是香港电影的文化,只是现在星爷去掉了拜年的部分,把如梦成为最佳女主角当给大家拜年了。这是小变化,但实质是没变的。
星爷没变,同样的故事,分数低了,报复性消费?你敢说你爱过星爷?
别再提欠一张电影票了,那不过是观众给自己加戏。不是吗。
OK。
讲真,《廉政风云》是比较失望的。
在看贴片广告的时候,刘青云那句“打,大脑斧。”对我有十足的吸引力。反贪,窃听,廉政这几个题材的片都是港片内地化,符合我们的大环境。
但是《廉政风云》系列并不是《窃听风云》系列,能看出麦兆辉没有庄文强搭档后的疲态。
疲于做局面,疲于人物关系,疲于塑造人物。所有的质感都还不如《反贪风暴》。
这更像是一个命题作文,符合大形式,打大老虎本来是一个政治口号,具有很强的政治意图,像电影中的台词“别查了,会死人的”,但是最后大老虎也没见到。也没死人。
还是潦草。剧作上偷懒了。
刘青云和张家辉的对手戏也浪费了,感觉导演是刻意要缩减成本,拍的非常悠哉。最重头的一场爆破戏,都不及tvb的水平。政治博弈变成了家长里短。
有点失望。
庄文强拍了《无双》,口碑票房双丰收。
《廉政风云》折了,不知道麦兆辉什么感想。
今天看的《神探蒲松龄》,也是春节档看的最后一部了。
首先要肯定的是编剧的改编,写故事的人进入故事中成为主角。按理说,蒲松龄是一个上帝视角。但是剧作处理,并没有想清楚要如何处理蒲松龄和故事中角色的关系。
这样就导致了视角的混乱,两线叙事的混乱。
一条是成龙饰演的蒲松林和捕快破案,一条是聂小倩和燕赤霞(宁采臣)的情感纠葛,这里把燕赤霞和宁采臣合体了,这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这两条线非常割裂,完全没有产生联系,导致了前后分裂,中间断层,情感错位,观众的情绪无法调动。而且人物的塑造要靠我们自己来脑补。
比如片中聂小倩和燕赤霞的情感线要你有看《倩女幽魂》的基础,这就是剧作上偷懒的地方。
最后的大战我觉得并不是那么差,有想像力的部分,把一个鬼故事当成太空电影拍,很多镜头都有太空失重感,这应该是导演有意为之,是对于美式超级英雄主义的一次戏谑解构?看那层峦叠嶂的效果像不像星球大战的宇宙。特效垃圾了一点。
但是这些剧情上都是与“神探蒲松龄”割裂的。
你期待看《神探狄仁杰》精彩推理破案,结果只是《人鬼情未了》的简化版。这是在做整个ip开发的时候没有想清楚的问题。还拿《倩女幽魂》来炒冷饭,浪费了蒲松龄这个题材。
有《捉妖记》在前,这里面的妖怪是真的丑到爆。
这里单独夸一下钟楚曦,有几个镜头和台词都有章子怡的神韵,但狠劲不够,稍显稚嫩。
《神探蒲松龄》还想着成为一个好的系列的开启,从目前票房看来,可能没可能了,印象中,这是成龙的电影在春节档票房唯一这么差的一部电影了。
《小猪佩奇过大年》如果是《啥是佩奇》这种质感,相信会获得比现在更高的票房,当时整个网络都在刷屏为这个短片点赞。那时候倒有一种过大年的感觉。
然而,当时你给出多高的分,看完《小猪佩奇过大年》就想打多低的分。
原因还是因为欺骗。
《小猪佩奇过大年》居然是一部真人电影,而动画部分只是朱亚文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
简单点说,就是把几集电视上的动画片通过剪辑,真人穿插其中,剪辑成一部所谓的电影。
这就是欺骗嘛。这是现在口碑反噬的原因所在。
当然我觉得导演也只是命题作为,不然凭借拍《啥是佩奇》的能力,真要往黑色幽默上拍真人电影,不一定会差。
至少比现在要好,现在既没有讨好大人,也没讨好孩子。所以不要觉得欺骗小孩就可以,毕竟上网的是大人。
这个春节档就这样了,刚看了一下今日票房,《流浪地球》已经稳住第一的位置,而且和第二名拉开差距,这部电影注定要创造新的历史。
其余几部电影的票房也都低于预期,面对整个春节档,应该大家都冷静下来了。观众确实不比以前盲目了。
所以,聊一下,你看完这些后最喜欢哪一部?
相关文章
-
刘德华、张子枫新片《危机航线》在新区杀青,还有两部电视剧获备案公示
-
《国学小名士》迎来歌手 赵政豪以曲为题
-
超50个合作品牌,《这!就是街舞4》收官197个热搜再封神
-
新片围攻下《扬名立万》依旧坚挺,《门锁》助力白百何向百亿冲刺
-
不了解迪士尼,就看不懂这段公主戏!为啥有一个公主被“排挤”?
-
《大话西游3》电影高清完整版 揭20年“大话不了情”
-
香港十大“冷门”动作片,林正英上榜两部,《蝎子战士》被低估了
-
辛芷蕾挑战中国版《我的机器人女友》
-
111部高分电影,寒假必备!收藏起来慢慢看
-
电影市场呼唤更多爆款佳作
-
周星驰回应“炒冷饭”传闻:我不可能做这种事,每次都是新的
-
沈腾、雷佳音飙重庆话,同是东北人说出来却差别好大
-
张译王骁高叶狂飙后再同框
-
韩寒爆料自己挂了科目一,但沈腾尹正都有赛车执照!
-
40集《少年派2》首播将至,张嘉益、闫妮坐镇,欲成2022年新爆款
-
《不良人》大结局刺杀李嗣源!巴尔就是舵主,三千院竟然亲自动手
-
R1SE献唱《熊出没·狂野大陆》插曲 挥洒青春正能量
-
《燃野》《二哥》票房不佳,无力挽救暑期档,青春片不主打爱情就没有观众?
-
《大耳朵图图》大电影北京首映,10月1日正式上映
-
《海上浮城》曝“细节控”导演特辑
-
陈意涵、刘以豪强势催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掀观影高潮
-
2018年度总票房超558.39亿创历史新高,提前36天超越2017全年
-
岩井俊二大神也不灵 国外导演来华拍片难逃扑街?
-
内地影市一周报收9.11亿 《海王》蝉联冠军《龙猫》居亚
-
《明日战神蓝理》入围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
-
许晴一部戏被禁12年,是因为哺乳戏,还是演出太大胆惹争议?
-
2023年春节档《流浪地球2》前瞻
-
古天乐回应蓝洁瑛去世,称香港演艺人协会将帮忙处理丧事
-
《巨星嫁到》曝幕后特辑 詹妮弗·洛佩兹本色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