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军服百科:德军中充当着开路先锋的暴风突击队
原标题:一战军服百科:德军中充当着开路先锋的暴风突击队
著:乔纳森·诺思(Jonathan North)
译:刘萌
德军试图打破堑壕战的僵局——但主要采取的是常规进攻手段,为达此目的,他们投入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部队,即所谓的“暴风突击队”(stormtroop)。在战场上,这支部队为自己赢得了巨大荣誉,并在1918年春天,德军排山倒海的进攻中充当着开路先锋。
(上图)德军暴风突击队员们正在一位军官催促下,从一团浓厚的光气云层中冲出来,他们的目的是突破对面的英军堑壕阵地。
起源
当堑壕战刚刚成为西线战场不变的基调时,德军就开始研究突破敌军堑壕的有效手段了。1915年,他们为此组建了一支专业部队,不过当时的欧洲大多数军队也呈现出了这一趋势。实际上,派遣精挑细选的志愿者发动猛烈进攻以突破敌军防线的想法并不新颖,这是在古罗马时代就已经被采用的战术了。在德军中,威利·罗尔(Willy Rohr)少校是突击群战术最主要的倡导者,他于1915年领导着一支特殊部队(被称为“Sturmabteilung”,即冲锋队),其他具有同样战术思想的军官也正在组建类似部队。到1916年,德军部署到西线共17个军,每个军都组建了自己的暴风突击营(从1916年到1917年共成立17个暴风突击营,罗尔支队是其中第5个)。到1917年,隶属于各军的暴风突击队员制服和装备已经越来越趋向统一化。
第5暴风突击营成员主要由突击步兵和工兵组成;第3营成员主要来自猎兵部队;第6和第15营由巴伐利亚人组建而成。大多数暴风突击营都会下辖一个火焰喷射连,其成员主要来自禁卫军预备役的工兵部队。火焰喷射连成员佩戴着黑色领章,领章上配有红色滚边和条形纹饰。从1918年夏天起,他们还将一枚配有骷髅和交叉腿骨图案的徽章缝在了自己的左袖上(骷髅露出了白色牙齿,非常可怕)。
制服特点
最初,突击队员们身穿着原部队的制服。得到进攻命令后,他们就会冲在全军最前方,因此不需要带背包(其大衣被包裹在帐篷帆布里,并系在身体上)。但是,为携带额外的手榴弹,他们通常会挎一个手榴弹袋,还随身带着匕首、棍棒和斧头,以及剪线钳和手枪。值得一提的是,突击队员们通常更喜欢较短的卡宾枪而非步兵的标准型步枪;他们也更喜欢使用工兵的专用工具,而不是发给步兵的标准挖掘工具。
(上图)一名暴风突击营的二等兵。左图中的突击队员携带着一把M1822型掘壕铲。右图中的突击队员将额外的手榴弹存放在肩部下方的手榴弹袋中。他们使用的手榴弹大多是于1915年首次配发部队的长柄手榴弹。
为降低自己的可见度,突击队员们将纽扣和皮带扣都涂成了黑色。他们穿的长裤也常常被马裤或攀岩马裤(可以用皮带加固,膝盖以下能用扣子系紧)所取代,或者在普通长裤的膝盖位置加装皮革衬垫(制服上衣的肘部也加装了皮革衬垫,以增强这个部位的耐磨性)。突击队员们通常使用原野灰色、钢灰色或绿色裤子,搭配山地袜或绑腿加靴子(山地部队使用的铆钉靴也在暴风突击营中大受欢迎)。与大多数步兵所穿的长筒靴相比,绑腿可以让士兵在攀爬或奔跑时感觉更舒适些。
武器装备
突击队员有时携带麦德森(Madsen)轻机枪,有时则是伯格曼(Bergmann)自动步枪或伯格曼冲锋手枪——后者实际上是一种作战效能极高的冲锋枪,但在战争末期才装备部队。他们使用的手榴弹大部分是长柄手榴弹,这种武器于1915年首次在战场上亮相。其最常见的外形是一个圆柱型头部,再加上一个木制手柄。有些长柄手榴弹采用撞击爆炸的引信,但大多数是在拉引火绳6秒后才爆炸的。
变革
1917年2月,军方试图统一暴风突击队员的制服和徽标风格,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当时,大多数突击队员都穿着自己原先部队的制服,有时会在制服上衣的胸部佩戴一枚小型金属徽章,或在衣袖上佩戴一枚非官方臂章。从1917年开始,军方规定突击队员穿一件在肩带上配有白色滚边和红色营番号的步兵制服。负责操作火焰喷射器的突击工兵使用配红色滚边的黑色肩带(肩带上没有配营番号,因为他们来自禁卫军工兵);负责操作堑壕迫击炮的炮手穿一件与步兵相同的制服,但其肩带上配的是红色“MW”字母标志;隶属于暴风突击营的炮兵则使用红色肩带,肩带上配有黄色的燃烧手榴弹标志和黄色营编号;暴风突击营的机枪手在衣袖上方佩戴一枚带机枪图案的臂章;一些专业掷弹兵也在他们衣袖上方佩戴一枚带长柄手榴弹图案的臂章。然而,罗尔少校麾下的士兵没有遵守这些规则,他们仍然保留着类似于突击工兵所使用的制服和徽标。
(上图)第17步兵师暴风突击连的一名二等兵,1918年。图中这名士兵挎着一条由帆布制成的弹药背带,其内部可容纳70发子弹。
除暴风突击营外,许多德国步兵师也组建了自己的突击部队、进攻特遣队和猎兵连。这些部队有时会使用自己设计的非官方徽章,但大多数人配发的还是标准的突击装备和步兵制服。
本文摘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服、徽标、武器图解百科》
相关文章
-
美40架战机同赴英演习 模拟欧洲爆发战争
-
贫困户为什么不愿住新房?
-
欧洲骑士与蒙古骑兵的对决:迂回骑射,围三缺一
-
埋锅造饭成为历史,炊事班将被淘汰?我军未来到底怎么吃饭
-
揭秘:列宁遗体近百年不腐,气色越来越好,苏联当初做了什么?
-
古人为何宁愿遭受酷刑也不自尽?
-
上色老照片:第三帝国时期狂热的希特勒青年团,时刻准备加入战争
-
六朝散人分享《玛雅的世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特展》之众生相
-
上色老照片:一战结束后重建的巴黎,废墟中崛起的繁华
-
御窑遗址申遗|御窑厂遗址考古研究、宣传有声有色
-
黑格尔:中国只有朝代的轮回,却无真正的历史,这种说法对吗
-
术士预言大公会被爱马害死,后来马都死了好几年,预言还是成真
-
二战中斯大林做了一个决定,女儿称其毫无人性
-
“嗜血贼王”自费20万学“开锁”,拥有5个老婆300小弟!
-
斯文·赫定在古罗布泊遗址看到了什么?
-
这个被日本侵略的国家,却给日本兵立雕像纪念,还非常感激他们
-
刚刚,沙特再次做出激烈反应,怒拒土耳其要求!
-
“日本战国时代”与“中国三国时期”相差千年,为何总被拿来比较
-
苏提达照搬诗丽吉服装,还原婆婆50年前穿搭,摇纸扇的姿势都一样
-
史上最特殊的军队,士兵全是同性恋,战力超强,真正以一当十
-
自诩为“文明种族”的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真的文明吗?
-
纳卡冲突:纳卡地区为什么会成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死结?
-
为救养子向欧阳锋下跪,完颜洪烈视杨康如亲子,却被其一言寒了心
-
[图文]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国民何等的恐慌
-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种族大屠杀,没一起都屠杀超百万人遇害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4日
-
世界上军衔最高的间谍 国军唐生明中将
-
和珅被抓的时候,刘墉正在做什么?
-
此地区大国人口过亿,存在仅三年就解体为三国,如今一个比一个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