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生化危机在美国爆发,丧尸的下场会很悲催
原标题:为何说生化危机在美国爆发,丧尸的下场会很悲催
国外丧尸大游行活动
众所周知,丧尸文化在美国极为流行,没有任何一种电影元素能够超越丧尸的存在。在美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丧尸COSplay,丧尸题材的影视作品也不计其数,比如生化危机系列,还有最新的《丧尸国度》系列,甚至很多美国家庭都有预防生化危机专门的枪箱,就是为了以防不测,当然这也仅仅是丧尸文化中的一部分。
电影里面的T病毒
很多人担心,一旦丧尸爆发,人类还能有救么,其实这个完全不用担心,丧尸是打不过全副武装的士兵的。首先我们来看下丧尸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大量的丧尸电影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病毒、以及生化战士研发进行的。生化危机系列里面的T病毒就是通过一种古老的原始超级病毒研发出来的,其主要目的是想为军队研发“超级士兵”。
丧尸病毒只能通过体液或者是血液才能传播
最终这个超级病毒爆发了,T病毒是一种失败的生化病毒,具有不可控性,最初受到感染的人会迅速的失去理智和思维,剩下的只有本能,极具攻击性。但是这种病毒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并不能长时间在空气当中生存,必须找到宿主才能繁衍,这也是现实世界绝大多数超级病毒共有的特性。
丧尸被感染后会出现肌肉坏死,从而导致行动缓慢
寄宿在人体内的丧尸病毒只能通过体液和血液传播,而丧尸的攻击手段也非常单一,只能通过撕咬来传播。由于病毒会造成宿主的肌肉逐渐坏死,因此丧尸的行动能力也会有极大的削弱,除了刚感染时能够奔跑跳跃以外,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面积的肌肉坏死会让丧尸行动越来越缓慢,最终死亡,生化危机里面交代过,受到感染的丧尸寿命一般只有十年左右。
核武器是目前人类的终极武器
其实消灭丧尸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电影里面浣熊市这种高密度人口城市来说,丧尸的爆发速度极快,但是并不是没办法控制。在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时候,任何武器都可以被使用,其中就包括了核武器。二战时期一枚1.5万吨当量的原子弹就让广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换成现在随便一颗分导核弹头的当量都有30万吨左右,相当于20枚广岛原子弹的威力,如果想要消灭浣熊市这样大面积的城市,三枚分导核弹头就足以瞬间消灭所有的人口。
G病毒直接注射产生的强大生化体
除此之外,丧尸也完全不是军队的对手。丧尸唯一的攻击手段只有撕咬,就算是后来的G病毒,创造出的最强生化战士,其攻击手段也仅仅只有爪子以及尾巴等。一旦某个城市爆发了丧尸病毒,完全可以在城市外围建立隔离区,一边消灭丧尸一边营救城市里面的幸存人员,只需要将幸存人员观察一段时间就好。军队强大的武器装备可以对丧尸进行高效杀伤,一颗手枪弹就能杀死一个丧尸,更别提军队里面的武装直升机、战斗机等高效杀伤性武器了。
美国民间枪支保有量巨大
如果丧尸在美国爆发的话,那就更悲催了。美国虽然仅仅只有三亿多人,但是民间的枪械却高达5亿多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枪,并且屯有一定数量的子弹。万一丧尸爆发,甚至有可能被民间武装力量消灭干净。
作者:工程师
相关文章
-
苏联租借戈格兰岛,芬兰为何宁可战争也不租?
-
重庆特产传说(180)|石柱黄连:天下第一苦,清热第一方
-
从库页岛之争看中日差距,原来中国的落后,在康熙时已有征兆
-
柬埔寨红色高棉的恐怖执政
-
日本在中国的首次惨败,一个师团险被全歼,天皇啥时候想起来都怕
-
她是貌美毒舌“第一夫人”,为人骄纵跋扈,总统因她而死
-
和亲距离最远的公主,送亲到达时丈夫已死,嫁给他儿子幸福恩爱
-
这日本将领是谁!为何战后麦克阿瑟点名要枪毙他
-
武观之战的发生 西河究竟是指哪里
-
国内唯一一座以道士命名的城市,千年来从未改名,如今富得流油
-
特殊的家庭,铸就唯一的尼采
-
求生欲超强,赵薇对张哲瀚事件表态: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
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单身汉
-
谅山战役越军出动13个团兵力,严密防守号称要塞不可逾越
-
卢沟桥事变是哪一年 卢沟桥事变是如何爆发的
-
二战日本人拼刺刀屡战屡胜,美军祭出三种武器,让日本人彻底绝望
-
战争初期苏军为何不能用空间换时间?因为这一点,苏军只能死扛!
-
如果国家进入一级备战,作为老百姓你要这么做,涨知识了
-
二战老照片:一路入侵疯狂的德军、家园被烧毁的苏联平民满面悲伤
-
盘点二战十大经典战役
-
[图文]印度战俘:永远不忘中国政府的恩情!
-
169名西班牙人对阵数万印加人,结果印加士兵死亡7千,皇帝被俘
-
《冰与歌之歌》的维斯特洛大陆,原型是不是大不列颠岛?
-
国共重庆谈判前的高层会晤:林彪一提到这四个字,蒋介石立马变脸
-
英国发现一颗2600前的“活脑”,内部结构清晰,藏着什么秘密
-
陆小曼有多能造?一个月顶普通人活几年,徐志摩打7份工都养不起
-
心理测试:你更喜欢下面哪种古代头饰?测出你是否能够守住财富
-
新中国最猛的开国上将,美国人曾因为他奉劝全世界别惹中国
-
甄嬛冰雪聪明,为何没质问浣碧骗嫁果郡王的事?这才是厉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