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数码科技 > \

摩拜已成历史,美团单车怎么玩?

原标题:摩拜已成历史,美团单车怎么玩?

美团能把巨亏的共享单车变成盈利吗?

天下网商记者 王诗琪

这一天终于到来,被收购9个月后,摩拜终于彻底美团化。

1月23日,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发布内部信,宣布摩拜单车将成为美团LBS平台单车事业部,其本人任总经理;未来摩拜单车品牌将更名为美团单车,美团APP将成为唯一入口;2月底前,摩拜北京的员工将迁至美团总部。

LBS平台是美团新近成立的部门,包含LBS服务、网约车、大交通、无人配送等部门。

从美团的角度,同一品牌、同一入口,有利于业务整合,但彻底抹去“摩拜”二字,难免令人唏嘘。

而对于曾经轰轰烈烈的共享单车行业来说,随着“摩拜”谢幕、ofo前途未卜,“哈啰出行”杀向网约车,这个吞噬了成百上千亿资本的领域将去向何处?

去摩拜化

“去摩拜化”早有征兆。

去年12月23日,摩拜单车创始人兼CEO胡玮炜因个人原因离职,在公开信中,她说:“接下去摩拜需要进行更加彻底的‘基本功’修炼,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也是相对‘冷酷’的任务……”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

确实“冷酷”。胡玮炜在周日宣布离职,周一,摩拜的员工就迎来了“人员优化”。认证为“摩拜单车员工”的ID在脉脉职言上爆料:大会议室开了好几波,一波20多人,下午HR一对一谈。据悉,裁员波及市场、安全、城市端等多个部门。

脉脉上摩拜员工关于裁员的讨论。

摩拜对此回应称:属正常的业务调整。

直到更换品牌、减少入口的消息传来,人们才恍然大悟,裁员不过是前兆,摩拜真的要消失了。

2018年4月,美团全资收购摩拜,王兴成为摩拜最大股东,持有95%的股份。

根据美团点评的2018年中报,摩拜净资产总额仅27.4亿元,而美团最终收购的实际价格为155.6亿元,多出的128.4亿元为商誉,超过总价的八成。

何为商誉?

即无法用客观数据衡量的无形资产,在公司收购中,高出净资产总额的溢价就是商誉,其中就包括摩拜这个品牌,而如今美团大手一挥,瞬息之间灰飞烟灭。

“叫什么名字不重要。”一共享单车的从业人士对天下网商记者分析,美团将摩拜改名,可能还是希望能作为整体发挥作用,将共享单车作为其生态的一个环节,或是一个承载工具。

王慧文说,摩拜单车将成为美团LBS平台单车事业部。LBS平台是美团去年10月组织架构调整后新成立的部门,包含LBS服务、网约车、大交通、无人配送等部门。

“生活服务+两轮出行”究竟怎么玩?

根据美团的招股说明书,美团相信,收购摩拜能让其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和留存用户。整合计划的重要一点就是将摩拜整合至美团APP,并推动摩拜用户进行其他服务的交叉销售。

这也是为何未来只有美团才是摩拜单车、或者美团单车的唯一入口。

美团APP的摩拜单车入口。

现在,微信支付页面的摩拜入口已悄然消失,摩拜的APP入口也将在不久后停止,另据《央视财经》援引美团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总监王盼盼的回应,线下摩拜单车更换为“美团单车”的计划,将在地方政府许可下逐步进行。

盈利压力何解?

王兴曾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接摩拜要很大决心,“单车是比外卖、网约车更累更重的业务,而且看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

根据美团的招股说明书,截至2018年4月30日止4个月,摩拜拥有4810万活跃单车用户、710万辆活跃单车。

胡玮炜在公开信中透露,被美团收购后,摩拜停止了激进的扩张,“大规模的削减了成本,也大大提升了收入和订单数”。

但美团的业绩依旧被拖累了。据财报,2018年4月4日至6月30日,2个多月时间,摩拜的收入4.71亿,巨亏15亿,相当于每天亏1700多万。去年上半年,美团经调整净亏损为42亿,第三季度为25亿,收购摩拜对此“贡献”很大。

成为上市公司后,为了一份“好看”的报表,美团压力陡增。

央视财经爆料,美团外卖对佣金抽成比例一涨再涨,从18%涨到22%,不少外卖商家因此不堪重负,退出外卖平台。

餐饮外卖是美团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8年第三季度,美团总收入190亿,餐饮外卖为112亿,占了近六成。而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则以接近90%的毛利率,撑起美团提升利润的重任。

如今,外卖流量红利已到尽头,美团想用“割韭菜”的方法来增加营收,显然不可取。

数据来自QuestMobile研究报告

1月初,饿了么宣布为首批广东2000家中小商户“减负”,将佣金费率从17%降至14%。饿了么副总裁、饿了么星选负责人王景峰日前接受《天下网商》采访时说:“第一,我们肯定不涨费率;第二在不涨的情况下,我们的费率一定不会比美团高。”

美团感受到了来自对手的步步紧逼。就在整合摩拜单车的当天,美团宣布,将在2018年重仓外卖业务,投110亿元扶持商户。

共享单车是门好生意吗?

从被资本热捧的宠儿,到跌落谷底的弃子,共享单车只用了不到2年。

如今,“摩拜”即将成为历史,ofo深陷财务危机,日子过得比较舒坦的哈罗单车已更名为“哈啰出行”。

共享单车是门好生意吗?尽管是高频消费,但收费低、维护成本高,依靠押金撑大市场的做法已被证明是“饮鸩止渴”,盈利模式是最大的问题。

ofo的溃败令人心有余悸。网友们还记得ofo1000万人排队退押金的“盛状”,ofo创始人戴威本人也被列入“老赖”名单。最新的消息是,ofo旗下子公司参股P2P企业,媒体戏称:“年关难过”“靠P2P续命”。

不过,哈啰出行的创始人杨磊倒是觉得共享单车是门好生意。他说:“判断是不是一门好生意,最重要的是顶层想法:到底有多少用户乐于使用它,有多少用户的刚需、复购是不依赖于补贴的。”

但即便是成本控制得较好的哈啰出行,利润率较高的业务也不是共享单车,而是共享电踏车。如今,哈啰出行将触手伸向网约车服务,目前已接入嘀嗒出行、首汽约车等平台,并计划在1月下旬开通顺风车业务。

1月17日,哈啰出行宣布,其顺风车主招募注册量20天内已破百万。

至此,曾经的“三雄”走出了迥然不同的命运轨迹,共享单车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编辑 杜博奇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