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女性冒充男人当兵,为何到死没暴露身份?看照片就懂
原标题:这几个女性冒充男人当兵,为何到死没暴露身份?看照片就懂
文/快哉风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其实,外国历史上也有不少女扮男装上战场的例子,个个令人难以置信:混在一群男人身边,却从没被发现。
图:女扮男装的奇女子,中外皆有
来说说这几个奇女子。
一、
美国内战中最致命的战役,是超过1600名联盟士兵丧生的石头河战役。
图:石头河战役
其中一位是明尼苏达州的农民,名叫埃尔默·克莱顿。当克莱顿中枪倒下时,一个名叫杰克·威廉姆斯的士兵正站在他身后,近距离目睹了他的死亡。军官命令继续前进,于是,威廉姆斯简单地“跨过他的身体继续战斗”,但在内心深处,威廉姆斯隐藏着可怕的心碎。
图:女装的弗朗西丝
因为,威廉姆斯是克莱顿的妻子。是的,“他”其实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女人,真名叫弗朗西丝·克莱顿(Frances Clayton)。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时,弗朗西丝不愿和丈夫分离,化装成男人报名参加了军队。
她变为一个男人很容易过关,不仅仅是因为她的长相和体型,还因为她可以令人信服地模仿“男性大步走路”,而且很乐意和男人一起吸烟、喝酒、咒骂和赌博。
图:士兵制服装的弗朗西丝
丈夫战死后,弗朗西丝继续参加了十几次战斗,直到第三次受伤住院后才主动披露了自己的身份,获得荣誉退伍。她告诉采访的记者,战场上她从未被发现是女性。
弗朗西丝并不是第一个女扮男装上战场的美国女性,早在独立战争期间,就有一个先例。
二、
黛博拉·桑普森(Deborah Sampson),1760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她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化名“Robert Shirtliff”成为一名步兵士兵。
图:桑普森的肖像画
桑普森的外表非常男人化。她大约5英尺9英寸高,而那个时代的女性平均身高只有5英尺,她很高大强壮,具备良好的军事素质。她假装男人非常成功,加入了第4马萨诸塞军团的轻步兵团——一支精英部队。
这支部队的士兵都很强壮,身高超过平均水平并具有超强的体能,谁也想不到这群“男人中的男人”中,居然混着个女人。
图:动漫中的桑普森
桑普森在军队服役了17个月,参加了几次战役,有一次大腿受伤中了两颗子弹,为了避免医疗时被医生发现,她自己用小刀挖出了一颗,另一颗太深则残留体内,以至于她后来走路一瘸一拐。
战争结束后,桑普森在费城病倒了,医生让她脱衣检查时发现了她的身份,但美军将领并没责备她,给了她一个光荣的退伍,后来结婚生了三个孩子。
图:马萨诸塞州的桑普森雕像
如果你认为这两个女性很剽悍,那就错了:还有个西班牙姑娘更猛。
三、
1600年,一位名叫卡塔莉娜·德·埃劳索(Catalina de Erauso)的15岁西班牙女孩,逃离了她曾经长大的女修道院,剪了头发冒充男孩,独自出外闯荡。
19岁时,她登上了一艘前往南美洲的船到达了秘鲁。她换了男人的名字,身穿男人的衣服,以其无所畏惧的性格和优异的剑术闻名一时。一个意大利旅行家回忆道:她喜爱交谈,高个儿,强壮而有男子气,她经常参与剑斗,并总是赢得胜利。
图:西班牙电影中的埃劳索
后来,埃劳索加入了西班牙陆军并被分配到智利,征战南美当地的印第安人,她延续了勇猛的作风,曾单枪匹马杀死过一个酋长和他的几个部下,军衔升至中尉。
一次打斗中,她身受重伤以为要死了,做临终忏悔时,向主教袒露了真实身份。但是,她活了下来,被人们尊称为“修女中尉”。
图:埃劳索的肖像画
回到西班牙后,国王菲利普四世恩赐她一笔军人养老金,教皇乌尔班八世还给予她穿着男装的豁免权。她终生未婚,直到晚年仍然带着剑和匕首挂在腰带上。
四、
说了三个剽悍的,最后说一个温柔点的英国版花木兰。
汉娜·斯内尔(Hannah Snell)是一位17世纪中期的英国女性,她在21岁时与一位荷兰水手结婚,后者在她怀孕时抛弃了她。
图:汉娜·斯内尔
孩子夭折了,她对负心的丈夫非常生气,得知丈夫在部队里后,她决定到军队里寻找他。她用布条束缚胸部,穿着姐夫的衣服并使用詹姆斯·格雷——姐夫的名字加入了英军第6军团。
在军团里,她目睹一个军官抓住一名女孩试图强奸,就偷偷放走了女孩,遭到愤怒的军官报复,被绑在军营的大门上差点鞭打而死。
后来,她随军队在印度战斗,在战斗中她一共受了11次伤,都不敢找军医,而是找当地妇女帮忙处理。终于,她得知了丈夫下落:参与斗殴被处死了。
图:汉娜·斯内尔的插画
在回国的船上,她向同伴宣布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说道:“先生们,詹姆斯·格雷会像蛇一样脱掉他的皮肤,成为一个新生物。总之,先生们,我和母亲一样,都是一位女性,我的真名是汉娜·斯内尔。”
图:安能辨我是雄雌
在士兵们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她向那个和她在军营通铺中睡一起的士兵开玩笑说:“如果你早知道在床单那边有什么,你会靠得更近一些!”
参考资料:《伪装成男人为国服务的女性》
相关文章
-
从贩毒到毒枭,再成为总统,最后成为全球公敌,却从不染指中国
-
夷陵之战发生在哪里 夷陵之战简介
-
留克特拉之战:底比斯的崛起与古希腊末代霸权
-
日本要给这个少数民族“正名”,但他们并不买账
-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美国邀请,选择为中国航母事业奉献一生
-
蓝绿政党认同大逆转?绿营两大佬都唱衰民进党
-
慈父的野望:二战前的苏联红海军畅想
-
“日本战国时代”与“中国三国时期”相差千年,为何总被拿来比较
-
流水的首相,铁打的猫主子:发生在英国政府内部的利爪斗争
-
德国战败后,五十万女兵去哪了?尸骨无存!
-
日俄战争时的铁岭,原是俄军先占领的营房被日军炮火摧毁了
-
马光远:为什么“懂经济”的经济学家大多没有发财?
-
这个人高居日军元帅,却糊里糊涂,还有个非常难听的绰号
-
历史第一酒鬼,被老婆扔进酒缸后爬出,说三字成酒桌的“口头禅”
-
古代打仗防御力和机动性怎么取舍?简述欧洲腿部防护发展史
-
或许早在三、四千年前,商人已经开始吃鸡蛋、喝“冰水”了呢
-
一战中那些匪夷所思的发明亮瞎眼,跟他们比起来我们还是太嫩了
-
日军为何会被称为“小日本”?并不仅仅因为他们矮
-
国军卫立煌亲共之谜 辽沈战役最大卧底
-
3个月屠灭50万日本人,面对质问回击:我不在乎杀死多少人
-
【今日历史】1月4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难怪日本二战时期能够在亚洲兴风作浪,放到欧洲几乎寸步难行
-
刘备祖宗墓挖出一大杀器,外国学者:感谢上帝幸好罗马没招惹汉朝
-
“石家庄碎尸”始末:母子两人残忍被杀,都是“再婚”惹的祸
-
RichardAvedon:InTheAmericanWest
-
胜利V手势的发明者并非丘吉尔 而是比利时人 与一家电台密不可分
-
意大利“国耻”之战:26万大军主动投降,隆美尔一战成名
-
工作人员在巴黎圣母院地下发现了700年前的铅棺材
-
今春菜价为何“高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