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毛泽东三到故宫不入内
1954年毛泽东主席视察故宫时在城墙上休息
1954年4月,毛泽东曾在四日内三登故宫城墙。 1954年4月18日下午,毛泽东乘车至故宫神武门内,由东登道上神武门城楼,沿城墙向东行至东北角楼转向南,经东华门、东南角楼,到达午门,由午门城楼下城墙,回中南海。
让毛泽东动怒的张奚若,曾于1948年12月18日北平围城之时,带解放军干部请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绘制北平文物地图,以期被迫攻城时保护文物之用。
此前一天,毛泽东亲笔起草中共中央军委给平津战役总前委的电报,要求充分注意保护北平工业区及文化古迹:"沙河、清河、海甸、西山等重要文化古迹区,对一切原来管理人员亦是原封不动,我军只派兵保护,派人联系。尤其注意与清华、燕京等大学教职员学生联系,和他们共同商量如何在作战时减少损失。"
1949年1月16日,毛泽东再次起草中共中央军委关于保护北平文化古迹的电报,其中提到了故宫:"此次攻城,必须做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你们对于城区各部分要有精密的调查,要使每一部队的首长完全明了,哪些地方可以攻击,哪些地方不能攻击,绘图立说,人手一份,当作一项纪律去执行。"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9月27日,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将北平改名为北京。首都规划随即展开。
参与规划工作的梁思成,与应邀到北京指导工作的苏联专家发生分歧。梁思成与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共同提出中央行政区应在古城之外的西部地区建设,以求得新旧两全、平衡发展;苏联专家则提出中央行政区应放在古城中心区建设,并着手对古城的改建。毛泽东支持了后者。
北京的城墙、城楼、牌楼等古建筑开始被陆续拆除。1952年8月,天安门东西两侧的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被拆除,梁思成、张奚若曾表示坚决反对。1956年5月,北京市规划局、北京市道路工程局展修猪市大街至北长街北口道路,拆除大高玄殿前习礼亭及牌楼、故宫北上门和东西连房,又引发学术界激烈批评。对古城愈演愈烈的拆除,终导致张奚若1957年向毛泽东坦陈己见。
毛泽东与故宫有过一段渊源。他早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时的老师易培基,1929年曾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19年12月毛泽东率代表团赴京请愿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即住在故宫脚下的福佑寺。
1954年4月,毛泽东曾在四日内三登故宫城墙。
1954年4月18日下午,毛泽东乘车至故宫神武门内,由东登道上神武门城楼,沿城墙向东行至东北角楼转向南,经东华门、东南角楼,到达午门,由午门城楼下城墙,回中南海。
4月20日下午,毛泽东乘车至故宫午门内,登午门城楼,参观设在那里的历史博物馆出土文物展览,下城楼回中南海。
4月21日下午,毛泽东乘车至故宫神武门内,由西登道上神武门城楼,沿城墙西行,经西北角楼、西华门、西南角楼,到达午门下楼离去。
三次路线相加,毛泽东正好在故宫城墙上绕行一周。这是毛泽东到故宫仅有的三次记载,而这三次他只登城墙不入宫内。
在城墙上漫步徐行,毛泽东有何感想?他是否想到了故宫改建计划?他为什么不到故宫里边走走?其中内情无人知晓。
作者 韵闻
毛泽东主席对紫禁城有着特殊的感情。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曾是他就学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的老师。1919年,毛泽东同湖南人民代表团来到北京,宣传进步,声讨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就住在紫禁城脚下的福佑寺。1949年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北平之前,毛泽东曾亲自给解放军将帅发出指示:"此次攻城,必须做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而又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您们务使各纵队首长明了并确守这一点。"正因为有了这样一道"手谕",才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保证了紫禁城免受战火破坏。
毛泽东不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收到过许多书画家、收藏家、艺术家朋友馈赠的诗书画印之类文物,但他并未将这些珍玩国宝归为己有。他自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缴公。
1950年,毛泽东亲笔致信当时的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将友人姚虞琴先生赠送的王夫之手迹《双鹤瑞舞赋》转交国家。他在信中强调:"据云此种手迹甚为稀有,今送至兄处,请为保存为盼。"获悉墨迹拨交故宫博物院后,他甚为欣慰,但不欲将自己捐献之事过分张扬,便批复:"此物似乎只可收藏,不必陈列展览。"
此后,毛泽东又多次将中外友人所赠之私人礼品上缴国家。据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回忆,1952年12月,毛泽东主席还将友人赠送的钱东壁临写的《兰亭十三跋》转送故宫。1956年,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将自己收藏的李白《上阳台帖》赠送给他,毛泽东对李白诗词颇为推崇,面对这件可能是惟一的李白传世墨迹,自然爱不释手,但仍按规定将《上阳台帖》转赠故宫博物院收藏。
1954年5月间,毛泽东在4天之内3次登上紫禁城。5月17日下午4时,毛主席来到故宫。为了不打扰游客,他只让公安部长罗瑞卿和故宫保卫科长韩炳文两人陪同。他们从神武门东坡道登上城楼,顺着城墙向东、向南,一直走到东华门。在东华门城台,毛泽东坐在小马扎上休息,与大家分食橘子,同韩炳文亲切交谈。随后,他参观了设在午门城楼上的"基本建设出土文物展览",前后共计3个多小时,直至天近黄昏才悄悄离去。
时隔一天,5月19日下午,毛主席又来到故宫,继续参观"基本建设出土文物展览",并对陪同人员说:"这就是历史。"两个小时后才意犹未尽地离去。5月20日下午,毛泽东第三次来到故宫。这次是从神武门向西走,在西北角楼留下了一幅珍贵的照片。直到晚上7时左右,才走下城楼,同大家挥手告别。
毛泽东三登紫禁城,为紫禁城历史留下一则难忘的往事。
相关文章
-
梁山林冲做过最歹毒的事情是剜出好友陆谦的心肝
-
[图文]清皇室后裔同普通人一样生活
-
盘点中国6大美女间谍 默默无闻的付出
-
楚庄王的妃子:樊姬 史上最聪明的贤后
-
[图文]美国一男子心脏挂体外存活34年
-
李鸿章欧洲出洋相故事
-
[图文]朱元璋的惊人政策:百姓可以绑贪污受贿官员上京治罪!
-
金庸小说中哪个女子最痴情?阿紫不能进前十?
-
[图文]澳大利亚退休教师全身纹满六十种植物 如同“人体植物园”
-
和珅保住《红楼梦》 让其流传至今
-
国民党军刘汝明搞笑将领的事迹
-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忽悠高手” 看看他们各自的忽悠术
-
岳飞为何在背上刺字?岳母刺字有缘由
-
旧上海“三大亨”杜月笙、张啸林和黄金荣的最终结局
-
实录张作霖人生最后时刻
-
超级旅行家康有为的16年传奇环球之旅
-
游走于枭雄之间的貂蝉 貂蝉拜月的故事
-
朱元璋为何不愿承认刘伯温为“儒者”?
-
[图文]世界上“最神奇”的婴儿 雪藏10年晶胚成两岁半的珊妮
-
中国古代唯一一位正史女将军是谁?
-
开国功臣鳌拜 鳌拜忠臣的一面
-
张良智慧来自神助吗 张良因何不称王
-
当代中国第一大错字是什么字?上海的南浦大桥的浦字
-
廉吏于成龙“山寨剿匪” 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
美艳江青演绎出一幕幕的风流韵事 让世人所惊叹
-
包公斩侄应为传说?古代回避制度证明其为虚构
-
[多图]开国上将吕正操在京逝世享年106岁
-
[图片]盘点史上最强大的十位女人
-
陈毅:林彪也没什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