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 希特勒不喜反怒:这是不折不扣的自杀
原标题: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 希特勒不喜反怒:这是不折不扣的自杀
1941年12月7日,是星期天。美国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仍然像往常一样安静祥和。太平洋舰队的官兵们享受着愉快的星期天。
然而,凌晨时分,珍珠港上空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日本轰炸机编队。7点50分,日本轰炸机发射的第一枚鱼雷,命中美国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
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是一艘主力战舰,标准排水量 29000吨,满载排水量 34000吨。在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前,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这个庞然大物在20分钟后就向左倾覆,随着舰体沉入大海,导致429人丧生。
就从轰炸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开始,日军轰炸机对珍珠港内的大型舰只展开轮番轰炸,珍珠港内到处都是巨大而恐怖的轰炸声,成为一片火海。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前部弹药库中弹爆炸,在9分钟内沉没,舰上共有1177人丧生,占珍珠港美军总死亡人数的一半。
此外,日军还轰炸了珍珠港里所有的美军机场,美军战斗机除了少数得以起飞和还击外,几乎所有战机都被摧毁。
就在日军发动第一波进攻之际,指挥官向日本大本营连续拍发暗码“虎、虎、虎”,表示偷龚成功。多年以后的1970年,美国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还拍过一部反映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电影,名字就叫《虎!虎!虎!》。
日军第一波进攻结束了,美国太平洋舰队还没回过神来,日军又紧接着发起了第二波进攻。168架轰炸机和战斗机又一次对珍珠港进行轰炸。
到当日下午13:30,日军结束轰炸,下令返航。至此,长达5个多小时的狂轰滥炸,日军以损失了29架飞机、55名飞行员以及2艘潜艇的代价,取得炸沉4艘战列舰和2艘驱逐舰,毙伤3600余美军的辉煌成果。
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当时,美国广播电台反复向公众广播:“珍珠港遭到偷袭!”
而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则在国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大声疾呼:“必须永远记住这个耻辱的日子!”“我们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对我们进攻的性质。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以自己的正义力量一定要赢得绝对的胜利。”
日本方面则陷入一片狂欢的浪潮。当年,美国海军东印度舰队司令长官佩里准将以加油为借口,率领4艘军舰开到日本江户湾口,以武力威胁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被日本视为耻辱。如今,终于在偷袭珍珠港一事中“一学前耻”。
然而,日本的盟国德国却似乎并不看好偷袭珍珠港。希特勒获悉后,不喜反怒,他说,这场偷袭为轴心国“招来了一个不可能战胜的敌人”,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战略自杀。
事实上也是如此。日本虽然在珍珠港事件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摧毁了几乎所有的战列舰,可美国的航空母舰却毫发无损。更重要的是,美国凭借强大的国力和可怕的工业生产能力,源源不断地生产更多的大型舰船,最终在太平洋战争中击败不可一世的日本海军,迫使日本投降。
显而易见,日本在偷袭珍珠港的那一刻,就亲自在自己的死亡通知书上签了字。
相关文章
-
与中共如此密切的袁范宇又是如何成为日军大佐的呢?
-
[图文]国府“敦刻尔克”撤退 民生轮船公司功劳大
-
怎样一场战争让至少20万女子遭强暴,一个国家独立背后罪恶滔天
-
明朝花魁出了一句上联,下联难倒唐伯虎,来看看你行吗?
-
米芾趣闻轶事多:曾沉迷于奇石而拜石遭弹劾
-
他是蒋介石头号智囊用奇招助蒋成为中国最强他死蒋便一败再败
-
第161个火烧圆明园纪念日!英国留学感受到西方的闭关锁国?
-
日寇三天大火烧掉这个古镇,真实过程让人气到爆炸
-
新中国重工业的擎天柱,首台万吨水压机已经工作58年!
-
为什么日本施行锁国政策后还与荷兰保持了几百年联系?
-
把全国富二代拉去战场,雅典人打起仗来可以有多野?
-
在战场上,为何不能朝天90度开枪?当年伊拉克血的教训让人后怕
-
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倒过来看“中国地图”,便恍然大悟
-
二战中的巧合:美国潜艇被自己的鱼雷击沉
-
这位日本“维新三杰”之一,人生经历跟张良竟如出一辙
-
日本空中自卫队摔了一架最新型战斗机,这事闹的动静有点大
-
人被砍头后,还有意识吗?法国男子拿自己做实验,用生命得出结论
-
南怀瑾先生:中国文化最宝贵之处,在于提倡孝道(盂兰盆节)
-
中国打日本最大的胜仗在明朝 三千兵力击溃三万日军
-
大口径没良心炮,它的巨大的威力,曾炸的敌人沉默半小时
-
越战上色老照片:镜头下阵亡的美军士兵、平民被枪指着脑袋
-
[图文]朝鲜战场上奇特的“洞房花烛夜”:照明弹作花烛
-
我国卫星发现“新大陆”,美澳等国抢先一步说道:谁先发现归谁!
-
200多年来第一个劫持美国船的海盗,创造了世界纪录
-
李小龙的日本大徒弟,倾尽一生为他守墓
-
北欧海盗是群什么样的人,比哥伦布更早发现美洲新大陆
-
DAO正在吞噬世界
-
一位普通志愿兵在战场上活捉63名英军战俘,斯大林对其称赞有加
-
作为世界第一坦克强国,二战前法国为何玩不转机械化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