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依据与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粽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种祭祀用食品。粽子的来历是什么?你或许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和纪念屈原有关,但是你知道吃粽子的来历是何时开始的吗?而粽子为什么要用叶子包起来吗?人们为什么要把粽子扔到水里面去?其实这些由来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竹筒粽_图
粽子用作祭祀,并不自祭祀原屈原。粽子最初用作祭祖及神灵。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说明当时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所谓‘角’,是指古代祭祀时最高级的供品为牛,粽子的形状代表牛角;‘黍’就是一种黄黏米。用谷物制成的‘角黍’代表‘阳’;包角黍用的‘菰叶’(粽叶)为‘阴’,阴阳结合,有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三角粽_图
粽子来历的民间传说
据唐沈亚之《屈原外传》记载,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东汉建武年间(公年22-55年),长沙有个各叫区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见了三闾大夫屈原显灵,说到祭祀食物被蛟龙窃走,并告诉他以后再投,须裹上蓼叶,再缠上五色线,这些东西,蛟龙害怕,就不会吃了。区回把这次奇遇告诉了乡民,乡民们便按屈原吩咐精心制作粽子。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这个神奇的传说,最先被梁朝文学家吴均写成一篇志怪小说,收在《续齐谐记》里。说明粽子是人们纪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后来又成为端午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至于为什么把它投向水中,一种说法是给屈原吃的,另一种说法"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就是说专门用粽子来喂蛟龙,以免它伤害屈原的身体。
屈原和端午节_图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粽子来历的另一种说法
山西民俗学家认为,粽子的来历和古时三晋先民治水的故事有关。
台骀,作为远古历史人物,据山西省历史学者考证,台骀治水从年代上要早于大禹治水,是颛顼帝时代治水官员。
当时台骀为治水患,奔波南北,疏导汾水,一路导水至灵石山头被阻,台骀带领百姓奋战在灵石山头,开山泄水工程异常艰难,人们日夜施工吃住都在山上,挖山不止。
台骀为治水_图
当时水满为患又无路可通,也没有船只,(禹王治水时也是徒步上下,才有三过家门而不进的故事,据考证台骀治水要早于大禹,台骀治水以汾水为主,是以治水的历史和传说只在山西流传,而大禹治的是黄河,所以大禹的治水足迹和功绩要大于台骀)台骀和他带领的开山百姓每天的饮食来源就成了问题,汾河两岸每家都有劳力在随台骀治水,为了保证粮食的按时运送到工地,不耽误和影响人们的饮食保障,人们想出了以水送食的办法,用竹桶和芦叶等包裹食物,以木筏相乘顺流而下,把食物送给下游的治水的人们,途中也有不少食品被水中的鱼虾吃掉。随着人口的流动,很快(粽子的最早原形)这种食品就传遍了整个汉民族。
现在山西民间,五月五日祭奠汾神台骀,祭品中就有粽子。
一直到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而粽子的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南方粽子_图
相关文章
-
《星之卡比探索发现》团队讲述开发秘闻
-
男子拆墙体掉下一堆牙齿,没有人知道其中缘由,至今还是个谜
-
双龙洞名字的由来 关于双龙洞的传说
-
世界上最高的树 全身上下都是宝
-
床上叫爸爸是什么梗网络语:原本是床笫间的昵称(现在很普遍)
-
月球背面发现长宇宙飞船 疑似三眼女尸座驾
-
阿细祭火节:一生都与火结缘的彝族神秘圣典
-
又遇套路!女孩做眉毛头发充值3万!
-
工地多次电话催挪车,女车主因逛街挂电话,取车时欲哭无泪
-
男子野外发现一个“帐篷”,以为是野人建造的,走近看男子不淡定
-
男子野外弹鸟,发现河边有一“红色石头”,用手摸还软绵绵的
-
不负韶华的励志句子:不负青春励志唯美短句(精选40句)
-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马是什么马 夏尔马(力气大体型大)
-
三种情况下立马辞职,家里有矿占一种(不要再犹豫)
-
长生不老已实现隐瞒 长生不老真的研究成功吗
-
[图文]研究发现古玛雅活人祭祀使用是男孩而不是先前认为的处女
-
关于亚特兰蒂斯城的地理位置之争
-
宝妈出门买菜,孩子交给老公临时照看,回来看后乐坏了
-
老子恢复记忆逃离地球?为什么说老子想要逃离地球
-
高级物种精灵的起源
-
大叔山中发现一洞穴,伸手进去,下一秒他发出痛苦的叫声
-
黄码未上报过了14天会怎么样?限制出行(尽早核酸)
-
奇闻:女子几十年不减发,今长1700厘米
-
深山老林发现一怪石,屹立不倒,专家查看后不淡定
-
碧霄仙子是什么样的神仙 讲义气却不知道动脑子的仙女
-
埃博拉病毒为什么会突然消失 埃博拉病毒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创生之柱越看越恐怖 创生之柱哪里比较恐怖
-
湖北一男子为逃避追捕,吃成200斤的胖子,却因这个细节被警方看穿!
-
豆瓣2062未来人预言 最终被揭穿(日本人小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