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曾经深爱的人竟是孙中山!孙中山病危她流泪最多
宋美龄对孙中山的崇敬心情并不亚于二姐宋庆龄,也十分清楚他对自己以及家族的关心和照顾,她不像宋庆龄那样能克制自己的情感,是孙中山临终时在场的人中流泪最多的一个。
孙中山病危
孙中山北上时带着召开国民会议的建议,并明确指出必须有工农代表参加。但段祺瑞却阳奉阴违,自行召集了一个只有旧军阀和政客们参加的"善后会议",作为抵制。他还擅自照会各国公使馆说,任何新设立的政府都将尊重现存的所有条约。
此时已卧病在床的孙中山对此怒斥道:"我在外面讲要废除那些不平等条约,你们在北京偏偏要尊重那些不平等条约,这是什么缘故呢?你们要升官发财,怕那些外国人,要尊重他们,为什么还来欢迎我呢!"
1月26日,孙中山被送入协和医院,经过专门诊断,确认为肝癌后期,无法医治。随后他就在著名外交官顾维钧的家中暂住。
孙中山病危的消息立刻传遍全国,他的许多革命同志和朋友纷纷赶到北京看望。他在广州委以重任的胡汉民、廖仲恺和蒋介石都接到指令,坚守在南方,因为孙中山担心广州政府在自己病危的时候再发生不稳定。
在病重期间,孙中山建立了一个中央政治委员会,汪精卫受到重用,负责委员会的工作,在北京展开活动。3月11日,在这位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临终前,围绕在他身边的亲人除了宋庆龄和长子孙科外,就是宋家的兄妹几个,一直从广州跟随来北京的宋子文、在天津的宋霭龄和孔祥熙夫妇,以及最后从上海赶到的宋美龄。
宋美龄在上海得知二姐夫病危,立即动身赶往北京。当时津浦铁路中断,大沽口也已封港,于是只得乘船先到青岛,由胶济铁路北上转往北京。时逢寒冬,车厢既无暖气,又没有热水供应,火车到达北京的前门车站时,宋美龄已冻得浑身发抖。到了北京后,宋美龄就不断地安慰和关照愁容满面的二姐。
宋美龄对孙中山的崇敬心情并不亚于二姐宋庆龄,也十分清楚他对自己以及家族的关心和照顾,她不像宋庆龄那样能克制自己的情感,是孙中山临终时在场的人中流泪最多的一个。
当场,由汪精卫宣读了一份别人起草、需孙中山签字的政治遗嘱,在场的每个人都屏息静听。最后孙中山吃力地说:"很好,我完全赞同。"汪精卫还念了一份个人遗嘱:"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孙中山死后蒋介石最担心的对手是谁?
在遗嘱中孙中山把自己的藏书、文件、个人用品及上海莫里哀路的房子都交给宋庆龄,而这也是他一生奋斗所留下的所有个人财物。
随后孙中山在两个文件上都签了字。病弱体虚的他在签字时,还不得不由宋庆龄扶着他的手。
与此同时,在广州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面色沉痛地向全校师生宣读了孙先生在北京逝世的消息。他的悲痛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孙中山赏识和提携,就没有他蒋介石的今天。孙中山的死,对于雄心勃勃想在国民党内往上爬的他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现在自己最大的靠山倒了,一切的政治前程和命运,还有对宋美龄的追求,都只能靠自己了。他深知孙夫人宋庆龄对自己的印象不佳,宋美龄自己也一直没有允婚之意,一时心情很坏。
不过蒋介石毕竟也算是人中之杰,对于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有着超强的灵敏和强烈的信心,他马上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处境和广州的形势,决定了不再依附别人,利用自己掌握广州政府军队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成为国民党的高层实权人物。只要做到了这一步,宋庆龄再要反对他和宋美龄的婚事也就不足为虑了。江山既得,还怕美人难求吗?
当时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面临着权力、继承人的分配和激烈竞争。在大多数旁观者看来,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脱颖而出,成为孙中山继承人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他在党内的资历不够,有许多人跟随孙中山时间比他长,名声比他大。但是蒋介石相信手腕和心计,最重要的是军队和财力。他迅速和交往密切的上海青帮大佬杜月笙联系,准备由他出钱出力,一起图谋大事。
蒋介石盘算目前党内的形势,公开而强有力的继承权竞争者有3个:左派廖仲恺、右派胡汉民和中间派汪精卫。汪精卫在孙中山逝世的时候一直在北京跟随,在党内的声望颇高,当时的呼声也最高,但蒋介石认为此人优柔寡断,又素来没有军队支持,缺少雄厚的力量基础,最多只能是当一个中间派的折中人物,一个临时性的领导。
胡汉民是强硬的右派,他早年就跟随孙中山,资历和能力都很强,但也没有军队背景,加上和汪精卫是死对头,互相瞧不起对方,估计两人的力量会互相抵消,谁也当不了最后的胜者。
蒋介石最担心的对手是左派廖仲恺。此人出生在美国,深得孙中山信任,在当时既是苏联顾问鲍罗廷的亲密伙伴,又是右派胡汉民的密友,同时宋庆龄也对他评价很高,可以说在当时的党内人人都喜欢他。如果不出意外,孙中山的继承人将会是他。
孙中山逝世后不久,广州就发生了杨、刘的军阀叛乱,鲍罗廷也被迫逃到黄埔。这给了蒋介石表现的机会,他和廖仲恺联手进行了反击,很快夺回了广州。在两天两夜的战斗中俘敌万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他的威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广州局势安定下来后,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马上开会决定孙中山的继承人选。会议上争吵激烈,谁也不肯相让,最后只好搞了个大妥协,决定不搞个人继承,国民革命政府由左、中、右三派联合领导,也就是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3人的联合领导。胡汉民被任命为外交部长,汪精卫算是担任代理主席,但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头衔,政府的主要控制权仍然掌握在廖仲恺的手中。
相关文章
-
唐宋以来广德祠山大帝的神话故事考(二)
-
红楼迷云:揭开贾母为啥不为黛玉做主之谜
-
巨齿龙:法国大型食肉恐龙(长8.5米/距今1.66亿年前)
-
脱西游的秀|西游暗藏离奇穿越?孙悟空老巢惊现神秘字迹!
-
本是同根生,一村住两“孙”
-
周恩来同意把总政委之职让给张国焘
-
世界上最大的剑龙科恐龙:锐龙 体长8米(骨盆就有1.5米)
-
雪落舍利山古刹上雪“妆”
-
在盘门瑞光禅院里,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祥瑞奇观
-
揭秘;炮烙之刑的来历 炮烙之刑真的是由妲己发明的么
-
铁血上将,曾带领两名战士俘虏敌军副师长,以及1000多名士兵
-
孙权五位顾命大臣全非命解密
-
大唐江山热电开始集中供热
-
何家村出土莲瓣银罐,罐盖写着24个“难解”墨字,揭露其用途之谜
-
绘龙:蒙古中型恐龙(长5米/鼻孔长有4-5个蛋状洞)
-
济南“着急”了!
-
这个朝代存在了三百年,被史书忽略,最终是一部小说使之家喻户晓
-
武则天为何要改国号 武则天是哪里人
-
唐朝“西餐”食谱大全,古人最爱的外来食物原来是它!
-
回忆:那段数十万日本女性被卖出海外的殖民史
-
汪建新:诗人毛泽东的江西情缘
-
湖南考古人揭开孟加拉古都神秘面纱
-
汉族在越南叫什么?为削弱汉族的凝聚力,他们把汉族分成3个民族
-
凌烟阁功臣被执行死刑之前,向李世民提了一个要求
-
长城十三关——关关有故事
-
他是新四军师长,因一场意外车祸缺席了三年解放战争,仍授上将
-
朱瞻基短命的原因:服用丹药/过度劳累/家族遗传(38岁去世)
-
民国“燕子李三”,敢偷窃日军司令部机密,建国后为何被枪毙?
-
秦始皇为什么不灭了匈奴?多种原因(国力未恢复/匈奴领土用处不大